[发明专利]一种提升竹笋壳纤维印染化学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2538.3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闫红芹;李伟;汪辉;张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1/55 | 分类号: | D06M11/55;D06M11/70;D06M13/352;D06M11/38;D06M11/79;D06M11/72;D06M11/56;D06M11/50;D01C1/00;D06M10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袁林涛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竹笋 纤维 印染 化学 性能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竹笋壳纤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竹笋壳纤维印染化学性能的方法,包括沸水煮浸泡竹笋壳,并添加Na2SiO3,在常温下将竹笋壳纤维浸泡在所述混合酸溶液中处理;配制,在常温下将竹笋壳纤维浸泡在C8H15ClN2溶液中处理;采用NaOH、Na2SiO3、多聚磷酸钠和Na2S2O3的混合碱溶液一次碱煮处理;采用NaOH、Na2SiO3和多聚磷酸钠的混合碱溶液二次碱煮处理;再经过打纤处理、双氧水浸泡、硫酸溶液清洗、纯水清洗,并烘干得到改性处理的竹笋壳纤维。本发明有效的提升了竹笋壳纤维的印染特性,有很强的实用性,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纤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竹笋壳纤维印染化学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利用各种类别、性能不同的纺织纤维,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我们需要对纺织纤维原材料进行深入的、多方面的研究,开辟出更多更好的纺织新材料。
纺织的面料不仅仅要有其韧性,吸水性,防水性,而且要易于染色,在染色过程中要抗染色工艺的处理,在经过酸碱等加工处理后的纤维的
竹笋壳是竹笋的外层包皮,起到保护竹笋的作用,我国的竹类资源相当多,如能对竹笋壳加以利用,将对资源和环境都有益处。竹笋壳是竹子生长过程中的副产品,而竹子大多生长在山区里面,受到农药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较少,且竹子自身具有抗菌性,使其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农药,所以基本没有受到污染,这也使得竹笋壳纤维资源成为了绿色环保原料。从生态纺织品发展方面来看,竹笋壳纤维不像化学纤维一样依赖于石油,而转向于价格低廉、无限循环的自然资源。相对于以棉短纤维或木材为原料的粘胶纤维,竹笋壳纤维的开发,可以弥补由于棉田减少而使原料逐渐减少的困境,并使得原料多元化。此外,目前麻类纤维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已经非常成熟,而竹笋壳纤维的生产类似于麻纤维,以麻类的生产工艺为基础,开发竹笋壳纤维相对容易,成本较低。
竹笋壳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植物资源,它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与生产之中,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另外,竹笋壳生长很快,不易受破坏,对竹笋壳来说,生产快和量多是它是优势,而且价格比较低,有利于大规模采购和存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竹笋壳的利用虽然己经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其利用率还是较低,大多的竹笋壳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用武之地,所以竹笋壳资源中还存在很大一部分需要我们去开发。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竹笋壳利用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模式仍然很传统,没什么产品附加值,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竹笋壳利用程度较低,导致其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应用;(2)竹笋壳加工技术简单且落后,未能突破传统的应用领域;(3) 竹笋壳生产方式落后,只有小型加工,未能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
现在大部分纤维素纤维的原料获取都受到了限制,如能将竹笋壳这一丰富的资源应用到纺织材料生产中去,将大大有效地解决纺织纤维原料缺乏的现象,缓解环境与纺织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竹笋壳纤维在纺织过程中化学性能不强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竹笋壳纤维改性脱胶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①沸水煮浸泡竹笋壳,并添加Na2SiO3,沥干,得到竹笋壳纤维;
②预浸混合酸:按比例配制终浓度为:H2SO4 0.92~3.68g/L,H3PO4 0.25~0.98g/L的混合酸溶液,在常温下将竹笋壳纤维浸泡在所述混合酸溶液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25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全光交换网络的分布式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直插式电子烟电池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