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式坐盆骨架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2942.0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增辉;毕思刚;王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B60N2/1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岩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式坐盆 骨架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坐盆骨架机构,包括坐盆焊接总成、与其相连并固定在滑轨上的左右后支架和横向支架,还包括电机和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与横向支架固定,电机带动丝杆线性运动,给坐盆焊接总成提供转动驱动,以左后支架上的销轴为原点转动;坐盆焊接总成作为转动机构,在坐盆焊接总成和横向支架上有滑道,通过滑块和垫块在滑道上的运动,实现坐盆焊接总成相对滑轨的转动。本发明采用电机调节,电机一端铰接在固定支架上,另一端铰接在坐盆骨架的转动结构上,通过电机带动丝杠往复运动,带动焊接在坐盆转动结构上的钣金结构运动,实现一定角度的旋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重量较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乘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旋转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坐盆骨架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代乘用车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载运工具,它已成为“人、汽车和环境”有机结合体,是消费者长期驾乘、娱乐和工作的环境场景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户对汽车座椅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多。其中,在大型乘用车或者专用车中,座椅旋转功能是用户的主要诉求之一。旋转座椅可以极大的方便车内乘客之间的交互,让车内乘客间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交互更方便快捷舒适。同时,对于行动不便的乘客,可以通过座椅的旋转功能,较为便捷的上下车。
目前,座椅旋转机构多为转盘式的转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转动盘转动,其结构较为复杂,重量较重。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电动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支架、转动盘、固定盘、压盘、上滚珠组件、下滚珠组件;其还包括:一驱动电机组件,驱动电机组件安装在固定盘上,驱动电机组件包含一驱动齿轮;一安装在旋转支架上的半圆形齿条,半圆形齿条的圆心与旋转支架的回转中心重合,半圆形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驱动电机组件中的驱动齿轮通过半圆形齿条驱动所述旋转支架在0~180°之间往复转动。该座椅电动旋转机构可实现座椅在0~180°之间往复转动,并避免座椅线束无限制旋转而拧断。
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旋转机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旋转盘和下底盘,下底盘的上表面设有固定盘,上旋转盘的下表面设有抱紧盘,抱紧盘上设有容纳空间,固定盘的下部卡设在容纳空间内,其上部伸出容纳空间,上旋转盘坐落在固定盘的上部上,固定盘上设有环形的齿圈,上旋转盘上设有齿轮,齿轮与齿圈啮合,齿轮连接有驱动装置,汽车座椅旋转机构上部的旋转部分和下部的固定部分之间,采用嵌套抱紧的结构形式,上旋转盘旋转时带动抱紧盘一起旋转,抱紧盘由于受到固定盘的限定,不会发生侧向偏移,从而使上旋转盘的旋转也更平稳。
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可锁止的旋转驱动机构及电动旋转座椅和汽车,本发明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支架,与固定支架固连设置并具有内圈的旋转轴承盘,以及与内圈固连的设有若干凸块的锁止盘,于相邻凸块之间形成有与锁止盘和固定支架共同围构成的楔形空间,且楔形空间内设有刚性封隙体和弹性复位件;且旋转驱动机构还包括与固定支架固连设置的旋转驱动模块,以及连接设于旋转驱动模块的动力输出端上的拨叉。旋转驱动机构具有锁止功能,且可提供较大的锁止力矩,而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锁止力矩不足的缺点。
综上,现有座椅旋转功能多为圆盘结构,下圆盘固定车身地板上或者滑轨上,上圆盘为转动结构,上圆盘与坐盆连接。电机固定在下圆盘上,从动齿轮固定在上圆盘上,通过电机带动齿轮旋转,齿轮带动上圆盘的转动结构旋转,进而实现座椅转动。上下圆盘间包含带有滚动轴承的保持架结构、锁止结构等。现有座椅旋转机构结构复杂,操作繁琐,重量沉。因此,如能脱离圆盘结构探寻出一种新型运动形式的座椅旋转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坐盆骨架机构,以解决现有座椅旋转机构无法脱离圆盘结构,其结构复杂,操作繁琐,重量沉的问题。本发明不使用圆盘结构,通过电机带动丝杠往复运动,带动焊接在坐盆转动结构上的钣金结构运动,实现一定角度的旋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2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