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浅刻蚀多模干涉耦合器的偏振不敏感型光功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3482.3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4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肖金标;陈禹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10 | 分类号: | G02B6/10;G02B6/122;G02B6/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刻蚀 干涉 耦合器 偏振 敏感 型光功分器 | ||
1.一种基于浅刻蚀多模干涉耦合器的偏振不敏感型光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硅基衬底(10)、掩埋氧化层(11)、光功分部件(13)和上包层(12),其中掩埋氧化层(11)生长于硅基衬底(10)的上表面,上包层(12)覆盖掩埋氧化层(11)的上表面,光功分部件(13)水平生长于掩埋氧化层(11)的上表面,并被上包层(12)覆盖;
所述光功分部件(13)包括中路输入通道(1)、偏振不敏感型浅刻蚀多模干涉耦合器结构(9)、左路输出通道(7)、右路输出通道(8);
所述偏振不敏感型浅刻蚀多模干涉耦合器结构(9)包括中路锥形直通通道(2)、中路浅刻蚀多模直通通道(3)、中路锥形浅刻蚀槽通道(4)、左路锥形输出通道(5)、右路锥形输出通道(6);
所述中路输入通道(1)的一端和中路锥形直通通道(2)窄的一端相连,中路锥形直通通道(2)宽的一端和中路浅刻蚀多模直通通道(3)相连,中路锥形浅刻蚀槽通道(4)刻蚀在中路浅刻蚀多模直通通道(3)上表面,构成中路通道;
所述左路锥形输出通道(5)宽的一端连接在中路浅刻蚀多模直通通道(3)末端的左侧,左路锥形输出通道(5)窄的一端与左路输出通道(7)相连,构成左路通道;
所述右路锥形输出通道(6)宽的一端连接在中路浅刻蚀多模直通通道(3)末端的右侧,右路锥形输出通道(6)窄的一端与右路输出通道(8)相连,构成右路通道;
所述左路锥形输出通道(5)、左路输出通道(7)和右路锥形输出通道(6)、右路输出通道(8)对称分列于中路浅刻蚀多模直通通道(3)末端的左右两侧;
所述左路通道和右路通道之间的距离为0.5 ~0.8 μm;
所述中路浅刻蚀多模直通通道(3)为硅基浅刻蚀多模波导,硅基浅刻蚀多模波导的截面结构为凹字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浅刻蚀多模干涉耦合器的偏振不敏感型光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路锥形浅刻蚀槽通道(4)位于中路浅刻蚀多模直通通道(3)上表面的中间,中路锥形浅刻蚀槽通道(4)宽的一端宽度为左路通道和右路通道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浅刻蚀多模干涉耦合器的偏振不敏感型光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路输入通道(1)、中路锥形直通通道(2)、左路锥形输出通道(5)、右路锥形输出通道(6)、左路输出通道(7)、右路输出通道(8)均为硅基带状波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浅刻蚀多模干涉耦合器的偏振不敏感型光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路锥形浅刻蚀槽通道(4)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或氮化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浅刻蚀多模干涉耦合器的偏振不敏感型光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浅刻蚀多模波导与中路锥形浅刻蚀槽通道(4)的尺寸满足以下条件:
中路锥形浅刻蚀槽通道(4)中的横磁模为截止状态;
在硅基浅刻蚀多模波导中横磁模的有效折射率实部变化小于0.1,满足绝热模式演变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浅刻蚀多模干涉耦合器的偏振不敏感型光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不敏感型浅刻蚀多模干涉耦合器结构(9)的横电模耦合长度
式中:为两个最低阶模式之间的拍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浅刻蚀多模干涉耦合器的偏振不敏感型光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衬底(10)为标准尺寸的硅晶元;所述的掩埋氧化层(11)是在硅基衬底(10)上热生长的二氧化硅材料,厚度为2 ~3μm;所述的上包层(12)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34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水亚硫酸钙生产无水石膏工艺
- 下一篇:毛细作用下的水力发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