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解或治疗痛经的穿戴套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44254.8 申请日: 2021-03-05
公开(公告)号: CN113082511B 公开(公告)日: 2023-05-16
发明(设计)人: 吴楚婷;张春雁;李铭旸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分类号: A61N1/36 分类号: A61N1/36;A61H39/02;A61H39/00;A61M35/00;A61K36/328;A61K36/899;A61P15/00;A61K31/045;A61K31/19
代理公司: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代理人: 李阳
地址: 200437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缓解 治疗 痛经 穿戴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解或治疗痛经的穿戴套组,佩戴在脚踝处的三阴交穴处,包括配合使用的穴位刺激仪以及中药贴剂。穴位刺激仪具有一电刺激装置以及对该电刺激装置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电刺激装置包括电极片单元以及安装该电极片单元的电极片固定壳;电极片固定壳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极片单元的安装孔,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片及电刺激控制器,电刺激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极片单元以及电加热片相连。固定组件包括用于安装电刺激装置的胶贴以及设置在胶贴两端的固定带,胶贴上开设有电极片固定壳安装通孔,与皮肤贴合一侧设有胶黏层,胶黏层上粘附有保护层;中药贴剂包括载体以及添加在该载体上的中药药剂,中药药剂以艾叶提取组分为主要活性组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痛经治疗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解或治疗痛经的穿戴套组。

背景技术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症,我国妇女中痛经的发生率为33.1%,其中重度痛经的发生率为13.55%,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与前列腺素、催产素、雌孕激素等的异常分泌与代谢有关;继发性痛经多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导致。治疗上以口服药物为主,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高效孕激素、GnRH-α等,服药期间有效,但远期疗效不理想,且易造成激素水平紊乱、不孕、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需求。

痛经属于中医学“痛经”、“经行腹痛”范畴,病因病机多责之于“血瘀”,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内异症专委会及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异症协作组于2020年发布的《子宫腺肌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发布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发布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中均明确指出,对于内异症痛经可采用中医治疗。针灸是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痛经疗效显著。

但针灸属于专业医疗操作,治疗时患者必须去医院才能进行相关治疗。而痛经属于周期性疾病,每次发作去医院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小影响。此外,在病毒等流行性病菌爆发时期,患者频繁去医院也容易发生感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治疗或缓解痛经的穿戴式设备应运而生。然而,目前治疗痛经的穿戴式设备或装置多用于腹部或腰部局部,如:公开号为CN103169613A的一种电热敷保健腰带、公开号为CN207520261U为痛经腹部热刺激缓解装置等,通过温热途径进行缓解治疗;公开号CN209347387U的一种缓解疼痛的腰带,通过电刺激作为治疗方式,但也是作用于腹部局部。但腰腹部的穿戴式设备体积较大,既不便于白天工作或活动,又影响晚间睡眠,仅适合于睡前佩戴治疗,导致佩戴时间严重不足,进而治疗效果打折扣。

同时,治疗相关病症的中药贴剂也被制备出来,如专利号为CN201610544604.1、CN201310547024.4等中国发明专利均公开了一种贴膏,经前及经期的一两天将其贴与腹部或腰部的穴位上,对痛经进行缓解。但相对于口服中药及穿戴式设备,贴剂起效慢且镇痛效果不明显。

临床中医针灸治疗痛经实践中,其中一种技术方法是局部取穴配合远端取穴,三阴交穴是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补肝脾肾,疏肝理气活血,是治疗痛经的主要穴位。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刺激三阴交穴可有效治疗痛经。

由于三阴交穴位于脚踝部位,若针对该部位开发能够对穴位进行刺激的穿戴式设备,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影响极小,将极大方便患者治疗。若再辅助配合针对该穴位的中药贴剂,缓解效果更优。然而,目前尚未见刺激三阴经交会穴的穴位刺激装置,也未见相关中药贴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提供了一种缓解或治疗痛经的穿戴套组,以三阴交会穴为治疗穴位,将电刺激和中药贴剂组合,实现痛经的快速及长效缓解。为了实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缓解或治疗痛经的穿戴套组包括配合使用的穴位刺激仪以及中药贴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42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