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改性的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4836.6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0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兰强;林洪全;许华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蓝深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40 | 分类号: | C08J9/40;B01D17/022;C08L75/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卞勇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氧化 石墨 改性 海绵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改性的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聚氨酯海绵用乙醇清洗干净,然后浸泡0.1wt%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后烘干备用;
②以正己烷为溶剂和1.0wt%甲基三氯硅烷为功能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溶液;将浸泡过氧化石墨烯溶液的聚氨酯海绵浸入改性溶液中,浸泡时间t,t≥1min;
③将步骤②浸泡过的海绵捞出进行烘干,制备得到改性后的吸油海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改性的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中捞出海绵前还包括对浸泡在改性溶液中的海绵进行离心没回收多余溶液循环利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改性的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还包括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
1)在冰水浴中依次缓慢加入100ml浓硫酸(95%)、1g可膨胀石墨、3g高锰酸钾,并继续搅拌30min;
2)升温至35℃,继续搅拌30min;紧接着,缓慢滴加去离子水至无气泡放出,期间会观察到紫色烟雾的产生;
3)将反应体系升温至95℃继续搅拌15min,加入300ml去离子水终止反应,在得到的棕褐色混合物中加入10ml双氧水(30%)后颜色变为金黄色;待金黄色混合物自然冷却后,进行过滤洗涤,先使用10%的盐酸洗涤,最后使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7,所得红褐色胶状物质在35℃下真空干燥,得到氧化石墨;
4)称取一定量的氧化石墨,在一定体积的去离子水中超声剥离,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超声剥离时,采用超声细胞粉碎仪最大功率的30%(约200W),超声处理2h;超声得到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在高速离心机中离心分离,转速8000r/min,时间10min,取上清液,即氧化石墨烯溶液备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改性的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还包括对制备得到的吸油海绵进行吸油倍率测试:
将小块的改性前后的聚氨酯海绵称重,原重记为m1,分别将其置于油性液体中吸油2分钟,取出后自然滴淌30秒至油滴不再滴落后放入量杯内用天平称量,重量记为m2,则
k=(m2-m1)/m1
其中,k为样品吸油量(g/g),m1为聚氨酯海绵吸油前质量(g),m2为聚氨酯海绵吸油后质量(g);通过对比改性前和改性后的聚氨酯海绵的吸油量,即可对比得出改性前后的吸油倍率的提升效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改性的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浸泡时间t的范围为1min≤t≤15min。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改性的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中使用烘箱对聚氨酯海绵进行烘干,烘干温度T的范围为50℃≤T≤300℃,烘干时间为2-12小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改性的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放置聚氨酯海绵的内腔,所述内腔下方的箱体上设置有进风机构,所述内腔上方的箱体上设置有出风机构;所述箱体的内腔内横向设置有左放置腔和右放置腔,所述左放置腔和右放置腔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左放置腔和右放置腔之间设置有第一风道,所述左放置腔和右放置腔远离所述第一风道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上分别形成有若干个与放置腔连通的通风孔,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的下端均与所述进风机构连接;所述左放置腔和所述右放置腔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出风机构连通;所述左放置腔和右放置腔内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海绵的托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改性的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机构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第三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第三风机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机和第三风机的出风口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进行分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蓝深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蓝深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48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