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锌粉爆炸复合型抑爆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5687.5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1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豹;刘杨;代文姣;刘吉庆;杨盼盼;李方;王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D1/00 | 分类号: | A62D1/00;A62D1/06;C09K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锌粉 爆炸 复合型 抑爆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锌粉爆炸的复合粉体抑爆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抑爆剂技术领域。该抑制锌粉爆炸的复合粉体抑爆剂由:微胶囊化红磷、偏溴二苯醚、三溴双酚A、聚磷酸铵、碳酸钙、七水硼酸铝、氢氧化铝、乙基磷酸钾等物质材料组成。本发明所述抑制锌粉爆炸的复合粉体抑爆剂各组分之间通过特殊比例配比,从而具有很好的协同抑爆作用,抑制锌粉爆炸的复合粉体抑爆剂还具有抑爆性能好,并且具有防潮防防结块等优点,本发明所述抑制锌粉爆炸的复合粉体抑爆剂尤其适用于锌粉易爆区域,降低爆炸危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爆剂,尤其涉及一种抑制锌粉爆炸的粉体抑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锌生产和消费大国,锌粉在《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录(2015版)》中,被列为重点可燃性粉尘。在粉体的制备过程中,大量的锌粉会在粉状物料的混合、转运、筛分、包装、卸料等生产过程中,从设备缝隙中溢出而附着在设备表面、墙体表面,降落到地面或悬浮在空气中,一旦满足爆炸的条件就有可能发生粉尘爆炸,而且还有可能导致二次爆炸。随着工业发展,锌粉的用量越来越大,其潜在的爆炸危险性也会随之增大。
目前锌粉抑爆普遍采用单一介质进行惰化,锌粉爆炸时通过撒播粉尘来降低氧浓度,从而达到抑制锌粉爆炸火焰传播的目的,然而化学粉尘容易受潮结块失去飞扬能力,削弱了扑灭火焰的效果,导致粉尘的抑爆效率低、抑爆性能不够好。
因此研究一种抑制锌粉爆炸的复合抑爆粉体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提供具有抑爆性能好、抑爆效率高、防潮防结块的抑爆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抑制锌粉爆炸的复合型抑爆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抑制锌粉爆炸的粉体抑爆剂,抑制锌粉爆炸的复合粉体抑爆剂包括重量份百分比的原料:微胶囊化红磷:17.8%~38.3%,氢氧化铝:9.1%~17.4%,偏溴二苯醚:3.1%~14.1%,三溴双酚A:4.4%~13.7%,聚磷酸铵:16.7%~27.1%,碳酸钙:8.2%~15.6%,七水硼酸铝:2.8%~11.5%,乙基磷酸钾:6.8%~18.3%
优选的是,所述抑制锌粉爆炸的复合粉体抑爆剂重量份百分比的原料组分为:微胶囊化红磷:19.2%~35.8%,氢氧化铝:7.4%~15.1%,偏溴二苯醚:5.4%~12.7%,三溴双酚A:6.9%~11.9%,聚磷酸铵:18.6%~25.3%,碳酸钙:9.1%~13.5%,七水硼酸铝:5.2%~9.4%,乙基磷酸钾:10.1%~16.7%
还优选的是,微胶囊化红磷、偏溴二苯醚、三溴双酚A、聚磷酸铵、,碳酸钙、七水硼酸铝、乙基磷酸钾粉体粒径均小于45μm。
一种抑制锌粉爆炸的复合粉体抑爆剂制备方法,制备上述的抑制锌粉爆炸的复合粉体抑爆剂,步骤包括:
步骤一.分别取微胶囊化红磷、偏溴二苯醚、三溴双酚A、聚磷酸铵、碳酸钙、七水硼酸铝、氢氧化铝、乙基磷酸钾将所取原料组份分别用磨粉机器磨成粉体;
步骤二.用425目的分子筛进行筛选,然后按照比例称取一定量研磨后的粉体;
步骤三.按照比例称取过筛后的粉体原料,加入干粉搅拌机中充分混合均匀;
步骤四.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放入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真空干燥箱按照15℃/h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40℃,然后在40℃下恒温干燥24h后,得到所述抑制锌粉爆炸的复合型抑爆剂。
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二还包括分别收集过筛后未通过筛网并且粒径大于45μm的原料,分别再次加入到球磨机进行粉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抑制锌粉爆炸的复合粉体抑爆剂具有防潮防结块、抑爆效果好的特点,尤其适用于抑制锌制品加工过程的锌粉爆炸。组成所述抑制锌粉爆炸的复合粉体抑爆剂的各种材料分别从不同的抑爆机理发挥作用,各种材料协同作用,在多种综合作用下最终达到抑爆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56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