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级吸收式热泵的地热能梯级供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6847.8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1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龚宇烈;杨磊;李华山;黄思浩;陆振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3/18;F25B15/06;F25B41/30;F24T1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邓潮彬;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吸收 式热泵 地热能 梯级 供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级吸收式热泵的地热能梯级供暖系统,包括双级吸收式热泵和水‑水换热器,双级吸收式热泵是由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并形成回路的低压吸收器、低压溶液泵、低压溶液热交换器、低压发生器、低压节流阀、高压吸收器、高压溶液泵、高压溶液热交换器、高压发生器、高压节流阀、冷凝器、制冷剂节流阀以及蒸发器组成。本发明供热系统采用外接水‑水换热器与双级吸收式热泵共同运行的方式,降低了供热系统的驱动热源温度,提高了供热系统的使用范围,同时对高温地热水的梯级利用,有效降低了地热水回灌温度,大幅提高了地热取水与回灌的温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供热管网初投资和管线输配能耗,降低了供热的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级吸收式热泵的地热能梯级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和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采用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温度已降低到40℃,这就使得利用大量存在于工业生产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地热能等)中低品位热能为我国北方城镇采暖成为可能。如果这些中低品位热源能够被使用或再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源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是以地热能供暖为例,传统的地热供暖中,地热水与热媒循环水之间的换热采用的是板式换热器。在板式换热器中,为实现换热的进行并保证一定的换热效率,冷热流体之间必须留有较大的传热温差,而大温差换热过程存在较大的不可逆损失,将造成大量可用能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级吸收式热泵的地热能梯级供暖系统,它以NH3(氨)/LiNO3(硝酸锂)作为双级吸收式热泵的工质,采用双级吸收式热泵和水-水换热器组合的方式,提高了用户侧供水的温度,同时降低了高温热水管路的出口温度,可以在高温热水温度为80~95℃时,提供用户侧40~50℃的热水,高温热水出口温度低于35℃,具有较高的COP和较大的制热量。
NH3/LiNO3具有良好的热物理性质,与H2O/LiBr热泵系统相比,NH3/LiNO3热泵系统具有无需真空,不宜结晶的优点;与NH3/H2O热泵系统相比,LiNO3在液态NH3中以离子形态存在,无挥发性,系统不需要设置精馏设备。此外,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双级NH3/LiNO3吸收式热泵系统的性能要优于常规的NH3/H2O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双级吸收式热泵的地热能梯级供暖系统,包括低压吸收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吸收器、高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以及水-水换热器,其中,
地热水流动:来自取水井的高温地热水依次进入所述高压发生器、所述低压发生器、所述水-水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后流回至回灌井,以降低来自地热水回灌温度以及增大地热水取水与回灌的温差;
用户热水流动,其分为两路:一路依次进入所述低压吸收器、所述高压吸收器和所述冷凝器,另一路进入所述水-水换热器,两路混合后进入用户热水供水管路,以提高用户热水的供水温度;
在所述水-水换热器中,所述用户热水流动与用户热水流动进行换热。
如上所述的基于双级吸收式热泵的地热能梯级供暖系统,进一步地,还包括低压溶液泵、低压溶液热交换器、低压节流阀、高压溶液泵、高压溶液热交换器、高压节流阀、制冷剂节流阀以及热水泵,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6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漏波天线、天线系统
- 下一篇:网络通信方法及装置、网关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