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的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7814.5 | 申请日: | 2021-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1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严兵;吴世超;祁震;张永喜;何定军;张继伟;唐许;施刘生;张可可;何郅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1 | 分类号: | C08F283/01;C08F220/16;C08F22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饱和 聚酯树脂 组合 及其 制备 复合材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适用于拉挤成型工艺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不饱和聚酯树脂低聚物A、不饱和聚酯树脂低聚物B、不饱和酯单体、引发剂;其中,不饱和聚酯树脂低聚物A的结构为如下结构式1所示:不饱和聚酯树脂低聚物B的结构为如下结构式2所示:R1、R2为具有脂环结构的二价饱和烃基,R3为具有脂环结构的二价不饱和烃基,R4为不具有脂环结构的二价饱和烃基,R5为不具有脂环结构的二价不饱和烃基;n/m=1~5;p/q=1~5;s≥1,t≥1。本发明还提供该不饱和聚酯树脂组合物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良好,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长时间高温后颜色变化不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挤成型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拉挤成型工艺是一种连续生产复合材料型材的方法,它是将碳纤维、玻璃纤维和其他连续增强材料等进行树脂浸渍,然后通过保持一定截面形状的成型模具,并使其在模内固化成型后连续出模,由此形成拉挤制品的一种自动化生产工艺。利用拉挤工艺生产的产品其拉伸强度高于普通钢材,表面的富树脂层又使其具有良好的防腐性,故在具有腐蚀性的环境的工程中是取代钢材的最佳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工、电气、电气绝缘、化工、矿山、海洋、船艇、腐蚀性环境及生活、民用各个领域。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由多元酸、多元醇缩聚而成的具有酯键和不饱和双键的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其可以在室温下固化,常压下成型,工艺性能灵活,所以常使用在拉挤制品中。但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耐热、耐腐蚀性能不佳的缺点。
公开号为CN102603992A的中国专利,一种拉挤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拉挤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树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苯酐6400-6800重量份,顺酐4000-4800重量份,1,2-丙二醇1700-2000重量份,乙二醇4000-4400重量份,苯乙烯8000-9000重量份,阻聚剂1-5重量份,抗氧剂1-5重量份,缓聚剂0.01-1重量份。与现有技术比较,该发明不饱和聚酯树脂在满足拉挤工艺需求的前提下,使热变形温度达到88℃以上,同时其拉伸、压缩强度等性能亦有显著的提高。
但是,现有技术的拉挤成型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在高温下存在容易受氧化变色的缺点,耐热性依然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的复合材料,特别适合挤拉成型工艺,可以快速成型,耐热性好,且高温下长期不易变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组合物,适用于拉挤工艺,包括组分:不饱和聚酯树脂低聚物A、不饱和聚酯树脂低聚物B、不饱和酯单体、引发剂。
其中,不饱和聚酯树脂低聚物A的结构为式1所示:
是含有平均重复单元数分别为n和m的两种不同嵌段的嵌段共聚物。
不饱和聚酯树脂低聚物B的结构为式2所示:
是含有平均重复单元数分别为n和m的两种不同嵌段的嵌段共聚物。
R1、R2为具有脂环结构的二价饱和烃基,R3为具有脂环结构的二价不饱和烃基,R4为不具有脂环结构的二价饱和烷基,R5为不具有脂环结构的二价不饱和烃基;n/m=1~5;p/q=1~5;s≥1,t≥1。
本发明中,n、m通过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低聚物A或不饱和聚酯树脂低聚物B的原料的数均分子量计算得到。
其中,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低聚物A主要提供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低聚物B主要提供与增强纤维的粘附性,也提供一定的耐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7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