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轮胎制造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7909.7 | 申请日: | 2021-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柯开洪;周桂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高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0 | 分类号: | B29D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张玉花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轮胎 制造 加工 工艺 | ||
1.一种防爆轮胎制造加工工艺,该防爆轮胎制造加工工艺采用如下轮胎制造整形装置,轮胎制造整形装置包括搭放板(1)、旋转电机(2)、旋转支柱(3)、内撑机构(4)、外撑板(5)和整形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搭放板(1)的中部上侧面上通过电机套安装有旋转电机(2),旋转电机(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转支柱(3),旋转支柱(3)的中部外侧面上对称安装有内撑机构(4),外撑板(5)对称分布在旋转支柱(3)的两侧,外撑板(5)的底部上设置有滑块(51),搭放板(1)的上侧面设置有与滑块(51)相滑动配合的移动滑槽(11),外撑板(5)的相背侧面上均与移动气缸(52)的伸缩端相连接,移动气缸(52)的固定端通过固定支板(53)安装在搭放板(1)的上侧面上,外撑板(5)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方形滑槽(54),每个方形滑槽(54)内均安装有一个整形机构(6),外撑板(5)上的整形机构(6)对称布置在内撑机构(4)的上下两端;
所述的整形机构(6)包括通过滑动配合连接在方形滑槽(54)内的整形支架(61),整形支架(61)靠近旋转支柱(3)的一端为伸缩端,整形支架(61)的伸缩端上竖直设置有矫正立柱(62),矫正立柱(62)的靠近内撑机构(4)的一端设置有整形夹板(63),矫正立柱(62)远离内撑机构(4)的一端通过轴承与调节螺栓(64)相连接,调节螺栓(64)的中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在U型卡架(65)上,U型卡架(65)安装在整形支架(61)伸缩端远离内撑机构(4)的侧面上;
外撑板(5)上的所述整形支架(61)远离旋转支柱(3)一端的相对侧面上均通过铰链与转动杆(55)的一端相连接,转动杆(55)的另一端均通过铰链安装在移动块(56)上,转动杆(55)对称布置,移动块(56)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在调距螺柱(57)的中部上,调距螺柱(57)通过轴承安装在外撑板(5)的侧面上;
采用轮胎制造整形装置对防爆轮胎制造的加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S1、轮胎原料加工:首先将橡胶原材料混合到一起,在密炼机里进行加工形成胶料,之后将胶料加入到挤出机内,通过挤出机能够将轮胎的半成品胶部件进行成型加工;
S2、轮胎成型加工:将半成品胶部件通过成型机进行缠绕组装,组装后形成生胎,然后将生胎放置到硫化机内,硫化机能够将生胎上各种半成品胶部件进行硫化形成一个整体,并使得生胎的外侧面能够在硫化机的作用下形成特定的花纹,硫化完成后轮胎即成型;
S3、轮胎整形矫正准备:经过硫化后的轮胎套放到旋转支柱(3)的外侧,使得内撑机构(4)能够撑在轮胎的内侧壁上,之后通过移动气缸(52)的伸长运动使得外撑板(5)贴在轮胎的外侧,人工拧动调距螺柱(57)能够同步带动整形支架(61)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外撑板(5)上的整形支架(61)能够将轮胎上下胎侧夹持住,整形支架(61)的伸缩结构能够带动矫正立柱(62)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以便整形夹板(63)能够将轮胎胎圈的位置进行夹持住;
S4、轮胎整形处理:整形夹板(63)将轮胎的胎圈夹持完毕后,控制旋转电机(2)进行转动,旋转电机(2)通过旋转支柱(3)能够带动内撑机构(4)进行转动,从而内撑机构(4)将带动轮胎进行转动,整形夹板(63)能够将轮胎的胎圈进行矫正,增加轮胎的密封性,轮胎胎圈整形完成后对轮胎进行其他的检测操作,检测完成后轮胎即为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轮胎制造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撑机构(4)包括安装在旋转支柱(3)中部外侧面上的内撑气缸(41),内撑气缸(41)的伸缩端上安装有内撑支板(42),内撑支板(42)远离内撑气缸(41)的侧面上通过空心管(43)安装有内顶板(44),空心管(43)靠近外撑板(5)的一端与内顶板(44)的外侧套设有气囊(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爆轮胎制造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管(43)位于气囊(45)内的一端设置有气孔,旋转支柱(3)的上端中部为空心结构,旋转支柱(3)的空心结构内设置有气泵(31),气泵(31)的出口设置有主气管(32),主气管(32)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传输气管(33),传输气管(33)为Z型结构,且传输气管(33)的中部为伸缩结构,传输气管(33)的两端分别与空心管(43)、主气管(32)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高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高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79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防坠结构的雨水回收利用型市政检查井
- 下一篇:一种食品级硅胶餐具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