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景观用水自动过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8803.9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5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毛建生;毛建荣;姚金兰;杨玉泉;郑蓓;王伟;刘进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01D29/01;B01D29/58 |
代理公司: | 杭州六方于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2 | 代理人: | 潘钦颖 |
地址: | 31123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景观 自动 过滤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景观用水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和底板,所述桶体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水泵,进水管通过第一水泵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连接所述桶体的一端,所述桶体的另一端通过汇流管连接出水管,所述桶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桶体从左往右依次分隔为过滤腔、第一净化腔、第二净化腔、回水腔和出水腔,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第一净化腔内设置有第一脱氮除磷机构,所述第二净化腔内设第二脱氮除磷机构,所述第一净化腔和所述第二净化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回流机构,所述回水腔内设置有回水机构,所述回水机构通过第二回流机构连通所述过滤腔和第一净化腔,所述出水腔内设置有出水箱,所述桶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用水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定位板和活性炭,所述活性炭装填于所述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移动连接所述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用水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腔内设置有曝气机构和曝气泵,所述曝气泵设于所述曝气机构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用水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氮除磷机构和所述第二脱氮除磷机构均包括框架和和导条,所述导条平行设于所述第一净化腔和所述第二净化腔内,所述框架从上往下均匀设于所述导条上,所述框架内设置有微生物层,所述导条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框架通过紧固螺钉连接所述导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用水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机构包括第二水泵、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二水泵设于所述安装槽的顶部,所述第二水泵通过所述第一输水管和所述第二输水管分别连通所述第二净化腔和所述第一净化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用水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机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面上对称设置有立柱,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均匀设置有环形圈,所述环形圈上均匀设置有吸水孔,相邻两个所述环形圈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立柱和所述底盘内均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吸水孔通过所述环形圈连通所述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回流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景观用水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流机构包括回流管、第三水泵、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三水泵设于所述安装槽上,所述第三水泵通过所述回流管连接所述回水机构,所述第三水泵通过所述第一导流管和所述第二导流管分别连接所述过滤腔和所述第一净化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用水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面上设置有渗透膜,所述箱体的顶部连接所述汇流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用水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控制箱、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和人孔盖,所述第一检测器通过第一检测管连通所述第二净化腔,所述第二检测器通过第二检测管连通所述出水腔。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景观用水自动过滤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坑开挖
首先根据景观池的尺寸确定过滤装置的尺寸,再确定基坑的尺寸,挖掘相应的基坑,并对基坑的底面和内壁进行加固处理;
2)桶体加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桶体的尺寸,通过浇注成型形成所需的桶体,对桶体的内外侧面进行打磨处理,将两个桶体通过支撑块固定焊接在底板上;
b、然后沿着桶体的一端水平安装分流管,通过分流管将两个桶体连通,再沿着底板的顶面安装第一水泵,将分流管通过进水管连接第一水泵;
c、接着沿桶体的内部竖直安装隔板,并在隔板上安装过滤网,通过隔板将桶体内部从左往右依次分隔为过滤腔、第一净化腔、第二净化腔、回水腔和出水腔;
d、最后在桶体的顶面上设置安装槽,沿着安装槽的顶面安装控制箱和人孔盖,使各个人孔盖分别与相应的腔室连通;
3)过滤腔加工
a、首先根据过滤腔的横截面积确定定位板的尺寸,加工相应的定位板,定位板的上下两侧为透水网格,在上下两层透水网格之间填充活性炭;
b、然后将加工好的定位板沿着桶体的端部水平插入到过滤腔内,使定位板的右侧端部抵住隔板的侧壁,同时该隔板上的过滤网位于过滤腔的底部;
4)第一净化腔加工
a、首先根据第一净化腔的尺寸确定第一脱氮除磷机构,加工相应的框架和导条,将导条平行安装于第一净化腔内的两个隔板上,且保证相邻和相对的两个导条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b、然后在框架内设置微生物层,将框架从下往上依次安装在导条之间,通过紧固螺钉进行固定;
5)第二净化腔加工
a、首先根据第二净化腔的尺寸确定曝气机构和第二脱氮除磷机构的安装位置,加工相应的曝气机构安装在设定位置处,同时在曝气机构的底部安装曝气泵;
b、然后加工相应的框架和导条,将导条平行安装于第二净化腔内,且保证相邻和相对的两个导条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c、接着在框架内设置微生物层,将框架从下往上依次安装在导条之间,通过紧固螺钉进行固定;
d、最后选取合适的第二水泵,将第二水泵固定安装在安装槽上,再将第二水泵的一端通过第一输水管连接至第二净化腔内,且位于第二脱氮除磷机构的上方,同时将第二水泵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输水管连接至第一净化腔内,且位于第一脱氮除磷机构的上方;
e、再沿着安装槽的顶面安装第一检测器,在第一检测器上安装第一检测管,使第一检测管延伸至第二净化腔内;
6)回水腔加工
a、首先根据回水腔的尺寸确定回水机构的尺寸,加工相应的底盘和立柱,将立柱平行固定安装在底盘的顶面上,立柱和底盘内均设有导流通道;
b、然后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均匀安装环形圈,并且在每个环形圈上均匀开设吸水孔,上下相邻两个环形圈之间安装加强杆,并将底盘固定安装在回水腔的底部;
c、接着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第二回流机构的尺寸,选取合适的第三水泵,将第三水泵固定安装在安装槽上,从第三水泵的一端引出回流管与回水机构上的底盘连通,从第三水泵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连接至过滤腔和第一净化腔内,使第一导流管位于定位板的上方,第二导流管竖直贯穿第一脱氮除磷机构;
7)出水腔加工
a、首先根据出水腔的尺寸选取合适的出水箱,将出水箱的箱体四周安装渗透膜,再将整个出水箱安装在出水腔内;
b、然后沿着出水箱的顶面安装汇流管,将两个桶体的另一端通过汇流管连接,并在汇流管上安装出水管;
c、接着沿安装槽的顶面安装第二检测器,在第二检测器上安装第二检测管,使第二检测管延伸至出水箱的底部;
d、最后将控制箱与各个部件进行电性连接。
8)管道连接
将加工好的自动过滤装置放入基坑内固定,再将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景观池连通,做好防水处理,启动第一水泵,使景观池内的景观用水经进水管连续进入过滤腔,经过滤腔过滤后再进入第一净化腔内,通过第一脱氮除磷机构对景观用水中的氮磷杂质进行处理,再进入第二净化腔内,第二净化腔内的曝气机构对水进行曝气处理,第二脱氮除磷机构对景观用水中的氮磷杂质进行二次处理,同时对水进行一次检测,检测不合格时,通过第一回流机构重新输入第一净化腔内,直至达到设计的指标,检测合格后进入回水腔内,同时出水腔内的第二检测器进行二次检测,检测不合格的水经第二回流机构重新输入过滤腔和第一净化腔内,直至达到设计的指标,再通过出水箱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88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