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屏蔽用Al-Fe-Mg-Cu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9327.2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1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细应;黄崇祺;种鹏蛟;王兵胜;王博;吴恺威;杨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温州安能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航运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1/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屏蔽 al fe mg cu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屏蔽用Al‑Fe‑Mg‑Cu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改进的8000系铝合金作为基体,使用熔化炉将铝锭加热至液态,加入适量有关元素使基体合金化,通过使用此配方的铝合金代替铜制造电缆屏蔽带,有效解决了传统铜制屏蔽带材的铜消耗问题,实现节约铜资源的目的;有效解决了普通铝制屏蔽带强度、伸长率、导电率等性能相互制约的问题;有望成为低成本电缆屏蔽材料,大幅降低了电缆的原材料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屏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电缆屏蔽用Al-Fe-Mg-Cu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具有劳动密集、资金密集、科技含量低等特征,金属屏蔽带是中低压电力电缆的必要结构,起到电磁脉冲屏蔽功能,高压电缆主要使用波纹铝护套,中低压电缆以铜带为主。中国铜资源储量仅约2600万吨,难以满足国内行业的生产使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铝资源储量丰富,约为27亿吨。使用铝材生产屏蔽带以代替现有的铜制产品可以大大降低铜资源消耗,降低成本,促进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纯铝具有密度小,熔点低,塑性高,抗腐蚀性好,导电性能较好等优点,但是强度较低,不能直接用于制造屏蔽带使用。
为保证实际使用中对抗拉强度、伸长率、导电率等性能的要求,需要采用合金化方法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缆屏蔽用Al-Fe-Mg-Cu系铝合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屏蔽用Al-Fe-Mg-Cu系铝合金,包括,元素Fe、元素Mg、元素Si、元素Cu、元素Re、元素B和元素Al;其中,所述铝合金配方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0.7~0.8%的Fe,0.8~0.9%的Mg,小于0.07%的Si,0.40%的Cu,0.17~0.20%的Re,0.005~0.007%的B,余量为Al补足至100%。
作为本发明所述电缆屏蔽用Al-Fe-Mg-Cu系铝合金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元素Al,来源于铝基体,所述铝基体为改进型的8000系合金,其基础导电率在60%IACS。
作为本发明所述电缆屏蔽用Al-Fe-Mg-Cu系铝合金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元素Fe、元素Mg、元素Si、元素Cu、元素Re、元素B来源于掺杂相应金属元素的中间合金锭。
作为本发明所述电缆屏蔽用Al-Fe-Mg-Cu系铝合金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间合金锭中基础铝为Al99.7E。
作为本发明所述电缆屏蔽用Al-Fe-Mg-Cu系铝合金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铝合金配方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0.743%的Fe,0.795~0.793%的Mg,0.0426~0.0433%的Si,0.428~0.436%的Cu,0.177~0.18%的Re,0.0047~0.0064%的B,余量为Al补足至100%。
作为本发明所述电缆屏蔽用Al-Fe-Mg-Cu系铝合金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铝合金配方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0.743%的Fe,0.795%的Mg,0.0426%的Si,0.428%的Cu,0.177%的Re,0.0347%的B,余量为Al补足至100%。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电缆屏蔽用Al-Fe-Mg-Cu系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温州安能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航运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温州安能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航运铝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93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