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形管的展开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9330.4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1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17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程超;邵煜程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展开 方法 装置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锥形管的展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三维锥形管模型,并将所述三维锥形管模型的底面轮廓线和侧面相贯线设置为目标三维曲线;
将所述目标三维曲线离散化为多个离散点,并确定出每个离散点在预设极坐标系中的极坐标;
将所述目标三维曲线中每个离散点的极坐标均转换为在预设展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展开直角坐标;
根据所述目标三维曲线离中所有离散点的展开直角坐标,在所述预设展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拟合出用于表征所述目标三维曲线的二维曲线;
根据所有二维曲线,在所述预设展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构建出用于表征所述三维锥形管模型的二维展开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管的展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极坐标系的原点为所述三维锥形管模型的锥面顶点、极轴为所述三维锥形管模型的目标直母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形管的展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三维锥形管模型,并将所述三维锥形管模型的底面轮廓线和侧面相贯线设置为目标三维曲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出所述目标直母线的中点到所述锥面顶点的第一距离;
以所述锥面顶点为球心并以所述第一距离为半径,构建等效单位球面;
确定出所述等效单位球面与所述三维锥形管模型的交线,并将所述交线设置为所述三维锥形管模型的导线;
根据所述底面轮廓线的起始点确定出所述导线的起始点;其中,所述底面轮廓线的起始点为所述底面轮廓线与所述目标直母线的交点,且所述底面轮廓线的起始点和所述导线的起始点均位于所述目标直母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锥形管的展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出每个离散点在预设极坐标系中的极坐标,包括:
计算所述离散点的模长,并将所述模长设置为所述极坐标的极径;
将所述离散点映射为位于所述导线上的映射点;
计算所述映射点到所述导线的起始点的第二距离,并将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的比值作为所述极坐标的极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锥形管的展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离散点映射为位于所述导线上的映射点,包括:
确定出所述离散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空间坐标;
根据所述等效单位球面构建局部空间直角坐标系,并将所述离散点的第一空间坐标转换为在所述局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二空间坐标;
对所述第二空间坐标单位化处理并数乘所述第一距离,以得到所述离散点的第三空间坐标;
将所述离散点的第三空间坐标转换为在世界坐标系中的第四空间坐标,并将所述第四空间坐标作为所述映射点的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锥形管的展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展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所述底面轮廓线的起始点、X轴为所述起始点的切向、Y轴为所述三维锥形管模型的目标直母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锥形管的展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三维曲线中每个离散点的极坐标均转换为在预设展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展开直角坐标,包括:
计算所述预设展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到所述锥面顶点的第三距离D;
以(D,0)为原点、世界坐标系的Y轴为X轴构建临时平面直角坐标系;
依次将所述目标三维曲线中每个离散点的极坐标转换为第一直角坐标;
将每个离散点的第一直角坐标转换为在所述临时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二直角坐标,并将所述第二直角坐标作为所述展开直角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93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座椅及轨道车辆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知识图谱的合约缺陷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