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杯托装置、副仪表板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9416.7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8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方武;张二荣;叶勤;廖赞学;王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10 | 分类号: | B60N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装置 仪表板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杯托装置、副仪表板及汽车,汽车杯托装置包括杯托壳体、杯盖机构、托盘机构、夹持机构及控制器;杯盖机构包括活动设于壳体主体的顶部敞口处的杯托盖体,与杯托盖体连接的杯盖驱动结构,及设于壳体主体上的杯盖开闭感应机构;托盘机构包括设于壳体主体的底部敞口处的杯托托盘,与杯托托盘连接的托盘升降驱动结构,及设于壳体主体、杯托盖体和杯托托盘上的托盘升降感应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设于杯托托盘顶部四周的夹爪结构,与夹爪结构连接的夹爪驱动结构,及设于夹爪结构上的夹持感应机构;控制器与杯盖驱动结构、托盘升降驱动结构及夹爪驱动结构均连接;实现了汽车杯托装置的全自动化操作,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副仪表板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杯托装置、副仪表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传统汽车的副仪表板上,通常都设计有装放杯子的杯托装置,但现有的杯托装置都是直接在副仪表板上设置一个凹槽,驾驶员把杯子放入到凹槽中即可,但是这种杯托装置较简单,杯托装置的操作较低端化,很多功能都没有,不能满足现如今车辆驾驶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亟需设计出一种能全自动化操作、且更高端、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的汽车杯托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杯托装置、副仪表板及汽车,实现了汽车杯托装置的全自动化操作,更高端、且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杯托装置,包括杯托壳体、杯盖机构、托盘机构、夹持机构及控制器;杯托壳体包括筒状的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中形成有容纳腔;杯盖机构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壳体主体的顶部敞口处的杯托盖体,以及与所述杯托盖体连接的杯盖驱动结构,所述杯盖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杯托盖体开启或闭合所述壳体主体的顶部敞口;托盘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底部敞口处的杯托托盘,以及与所述杯托托盘连接的托盘升降驱动结构,所述托盘升降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杯托托盘在所述容纳腔中升降移动;夹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杯托托盘的顶部四周的夹爪结构,以及与所述夹爪结构连接的夹爪驱动结构;控制器与所述杯盖驱动结构、所述托盘升降驱动结构及所述夹爪驱动结构均连接;其中,所述杯盖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主体上、并与所述杯托盖体对应的杯盖开闭感应机构,所述托盘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主体、所述杯托盖体和所述杯托托盘上的托盘升降感应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夹爪结构上的夹持感应机构,所述杯盖开闭感应机构、所述托盘升降感应机构及所述夹持感应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杯盖驱动结构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杯盖驱动电机,及与所述杯盖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杯盖传动件,所述杯盖传动件与所述杯托盖体驱动连接;所述杯盖开闭感应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主体的顶部、并与所述杯托盖体对应的杯盖开启传感器,设于所述壳体主体的顶部、并与所述杯托盖体对应的光线探测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主体上的杯盖闭合传感器,所述光线探测组件用于检测杯子的下降、以通过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托盘升降驱动结构和所述杯盖驱动电机对应配合;其中,所述杯盖开启传感器、所述杯盖闭合传感器和所述光线探测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线探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主体的顶部一侧的光线发射器,及设于所述壳体主体的顶部另一侧、且与所述光线发射器对应配合的光线接收传感器,所述光线发射器和所述光线接收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主体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纳腔的壳体容器,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容器的顶部的滑轨结构;所述杯盖开启传感器设于所述滑轨结构上,所述杯盖闭合传感器设于所述壳体容器上,所述光线探测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容器的顶部;所述杯托盖体包括相对匹配设置的两个盖板,两个所述盖板用于开启或闭合所述壳体主体的顶部敞口;至少一个所述盖板上突出设有凸台;或者,至少一个所述盖板上凹陷设有凹槽;所述滑轨结构包括相对匹配设置的两个轨道,两个所述盖板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所述轨道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94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材智能管理库及其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止压力脉动的涡旋液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