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流转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9503.2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4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D3/18 | 分类号: | B66D3/18;B66D3/26;B66D3/00;B66C17/06;B66C5/02;B65G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缪友益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转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流转运装置,包括底座,底端顶端安装有托板,在托板上安装有支撑件和牵引件,通过改变支撑件的状态,控制其工作状态,当支撑件折叠收缩至托板两侧时,配合牵引件使用,电动收线器在水平方向收放牵引绳,一方面可将牵引绳一端于货物相连,水平拉动货物移动至托板上,另一方面,可将牵引绳与另一个转运装置相连,将两个转运装置构成一个整体,当支撑件展开式,支撑件的各个伸缩杆相互垂直,构成一个位于托板上方的框架,配合牵引件使用,通过电动收线器在垂直方向收放牵引绳,用于吊装货物,并通过横板在第二伸缩杆上移动,可将货物移动至托板上的任意位置,无需人工搬运,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流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物流转运过程中需要将物品从运输车辆上转运到其他车辆或仓库中,在一些规模较小的物流转运点,一般只能完全依靠人工完成物品的转运工作,搬运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频繁爬上爬下进入车辆的货箱中将货物搬出,或者需要多人合作,搬运出的货物转运到其他运输车辆时,又需要重复以上工作,搬运的次数较多且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较大;
现有技术中通过转运车辅助进行货物的转运工作,使用时通过人工将货物搬运到转运车上,然后移动转运车至指定位置后再将货物搬运下,而有些物品重量较重,再搬运至转运车上时同样浪费人力,且降低工作效率,所以急需一种物流转转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牵引吊装货物,提高转运效率的物流转运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力搬运货物,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流转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端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底端顶端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一对称边均沿边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各个所述滑块一侧均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一端与对应的滑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端部铰接,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伸缩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转动范围均为0-90度;
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牵引件,每个所述牵引件均包括横板、滑动安装在所述横板上的电动收线器以及与所述电动收线器相连的牵引绳,所述电动收线器用于收放所述牵引绳,所述横板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滑动连接,且沿所述第二伸缩杆伸缩方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杆最大长度大于所述托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托板远离所述第三伸缩杆一端垂直于所述托板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靠近第一伸缩杆一面设有定位槽,第一伸缩杆垂直状态时,滑块沿所述滑槽移动,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杆卡入所述定位槽内,用于对所述第一伸缩杆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电动收线器包括收线盒和安装在所述收线盒一侧的电机,以及位于所述收线盒内的收线轮,牵引绳一端卷收在所述收线轮上,所述收线轮于所述电机输出轴相连,电机驱动所述收线轮转动,用于收放所述牵引绳。
优选的,所述横板内沿电动收线器移动方向设有空腔,所述横板沿电动收线器移动方向的各面上均开设有长槽,且各个所述长槽均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牵引绳可插入任意一个所述长槽,并经过空腔从另一个长槽伸出,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长槽之间设有连接通道,牵引绳可通过连接通道在各个长槽之间切换。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杆上沿其伸缩方向滑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平行时的第三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托板上沿横板移动方向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槽,各个所述通槽均与所述横板平行;
所述托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安装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与所述托板平行的底板,所述底板顶端与各个通槽对应位置处,且与所述通槽平行安装有辊轴,所述底板底端与所述底座之间安装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控制所述底板升降,使底板靠近或远离所述托板,并带动各个辊轴伸入通槽或脱离通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9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