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芯无极性总线通信供电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9827.6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6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邹宏亮;杜恺;刘智荣;解超群;彭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H02H3/08;H02H3/04;H02H1/00;H04L12/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恕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芯无 极性 总线 通信 供电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两芯无极性总线通信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总线的供电方向;
当所述总线无供电方向时为总线供电,并统计总线上各机组的正反供电数据;
在检测到预设的供电切换条件时,根据所述正反供电数据向所述总线发送同向供电信号;其中,所述同向供电信号用于控制总线上同向供电的机组开启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芯无极性总线通信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切换条件包括:总线上节点数量大于预设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芯无极性总线通信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预设的供电切换条件时,根据所述正反供电数据向所述总线发送同向供电信号,包括:
在检测到预设的供电切换条件时,根据所述正反供电数据分析同向供电和反向供电的机组数量;
当同向供电的机组数量大于或等于反向供电的机组数量时,向所述总线发送同向供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芯无极性总线通信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预设的供电切换条件时,根据所述正反供电数据分析同向供电和反向供电的机组数量之后,还包括:
当同向供电的机组数量小于反向供电的机组数量时,向所述总线发送反向供电信号,并停止向所述总线供电;其中,所述反向供电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总线上反向供电的机组开启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两芯无极性总线通信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总线的供电方向之后,还包括:
若总线的供电方向为同向,则在接收到同向供电信号后开启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两芯无极性总线通信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总线的供电方向之后,还包括:
若总线的供电方向为反向,则在接收到反向供电信号,且所述总线上无供电后开启供电。
7.一种两芯无极性总线通信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总线的供电方向;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当所述总线无供电方向时为总线供电,并统计总线上各机组的正反供电数据;
供电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预设的供电切换条件时,根据所述正反供电数据向所述总线发送同向供电信号;其中,所述同向供电信号用于控制总线上同向供电的机组开启供电。
8.一种两芯无极性总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的机组,各机组通过总线连接,所述机组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进行供电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芯无极性总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包括供电方向检测模块、过流检测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供电方向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总线和所述供电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过流检测模块,所述过流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总线,所述通讯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和所述总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芯无极性总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方向检测模块包括光耦U1、光耦U2、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总线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耦U1的发射部的输入端以及所述光耦U2的发射部的输出端,所述光耦U1的发射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总线端,所述光耦U1的接收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并通过所述电阻R2连接外部电源端,所述光耦U1的接收部的输出端接地;所述光耦U2的发射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总线端,所述光耦U2的接收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并通过所述电阻R3连接外部电源端,所述光耦U2的接收部的输出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98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航空燃油箱内壁的抗菌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放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