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诱发型炎癌转化小鼠模型及其建立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0008.3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詹林盛;吕丽萍;王小慧;张玉龙;曹相宜;周欠欠;马平;孙苏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85 | 分类号: | C12N15/85;C12N15/12;C12N15/54;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叶占洋;鲁兵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发 型炎癌 转化 小鼠 模型 及其 建立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诱发型炎癌转化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过表达外源性致癌基因的重组质粒、睡美人转座酶表达质粒和可敲除目的抑癌基因的CRISPR/Cas9重组质粒共同溶解于生理盐水中,获得水动力基因转染注射液;
2)以小于5秒的速度将步骤1)获得的水动力基因转染注射液注于小鼠尾静脉中,随后正常喂养小鼠,当所述外源性致癌基因在小鼠肝脏中过表达,以及所述目的抑癌基因在小鼠肝脏中的表达被敲低后,建立诱发型炎癌转化小鼠模型;
所述睡美人转座酶表达质粒为pCMV/SB,所述过表达外源性致癌基因的重组质粒为过表达c-met基因的重组质粒和过表达△N90-β-catenin基因的重组质粒,所述可敲除目的抑癌基因的CRISPR/Cas9重组质粒为可敲除小鼠pten基因的重组质粒和可敲除小鼠p53基因的重组质粒;其中所述睡美人转座酶表达质粒、过表达c-met基因的重组质粒、过表达△N90-β-catenin基因的重组质粒、可敲除小鼠pten基因的重组质粒和可敲除小鼠p53基因的重组质粒的使用量各为5 μg~10 μg,且所述睡美人转座酶表达质粒、过表达c-met基因的重组质粒、过表达△N90-β-catenin基因的重组质粒、可敲除小鼠pten基因的重组质粒和可敲除小鼠p53基因的重组质粒的使用量之比满足1:(1~2):(1~2):(1~2):(1~2);
在所述可敲除小鼠pten基因的重组质粒中,sgRNA的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NO:2所示,在所述可敲除小鼠p53基因的重组质粒中,sgRNA的序列分别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操作为:将所述睡美人转座酶表达质粒、过表达外源性致癌基因的重组质粒、和可敲除目的抑癌基因的CRISPR/Cas9重组质粒溶解于相当于小鼠体重8%~12%的生理盐水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操作为:将所述睡美人转座酶表达质粒5 μg以及过表达c-met基因的重组质粒、过表达△N90-β-catenin基因的重组质粒、可敲除小鼠pten基因的重组质粒和可敲除小鼠p53基因的重组质粒各10 μg溶解于相当于小鼠体重8%~12%的生理盐水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以小于5秒的速度将步骤1)获得的水动力基因转染注射液注于小鼠尾静脉中6周后,建立获得诱发型炎癌转化小鼠模型。
5.一种用于水动力基因转染获得诱发型炎癌转化小鼠模型的质粒组合,其由睡美人转座酶表达质粒、过表达外源性致癌基因的重组质粒、和可敲除目的抑癌基因的CRISPR/Cas9重组质粒组成;其中所述过表达外源性致癌基因的重组质粒为过表达c-met基因的重组质粒和过表达△N90-β-catenin基因的重组质粒;所述可敲除目的抑癌基因的CRISPR/Cas9重组质粒为可敲除小鼠pten基因的重组质粒和可敲除小鼠p53基因的重组质粒;所述睡美人转座酶表达质粒为pCMV/SB;
在所述可敲除小鼠pten基因的重组质粒中,sgRNA的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NO:2所示,在所述可敲除小鼠p53基因的重组质粒中,sgRNA的序列分别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
其中在单次水动力基因转染中,所述睡美人转座酶表达质粒、过表达c-met基因的重组质粒、过表达△N90-β-catenin基因的重组质粒、可敲除小鼠pten基因的重组质粒和可敲除小鼠p53基因的重组质粒的使用量各为5 μg~10 μg,且所述睡美人转座酶表达质粒、过表达c-met基因的重组质粒、过表达△N90-β-catenin基因的重组质粒、可敲除小鼠pten基因的重组质粒和可敲除小鼠p53基因的重组质粒的使用量之比满足1:(1~2):(1~2):(1~2):(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00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