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晶闸管的PT阻断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0770.1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许任阳;庄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润科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朗乾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闫有幸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大学路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晶闸管 pt 阻断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晶闸管的PT阻断方法及装置,采用了超高压晶闸管阻断方式,当线路出现故障停电时,PT二次侧没有电压输出,晶闸管截止,PT中性点与地断开,此时便有利于通过直流试送方式进行排障。本发明使用的阻断器数量少,每个PT只需一个阻断器(即超高压晶闸管),同时不会给线路带来额外的容性,不易产生谐振;最后不会影响三相不平衡时的零序电流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变电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直流试送时阻断PT(电压互感器,Potential transformer,简称PT)接地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传统PT的连接方式,其中PT一次侧三相分别与主线路三相连接,中性点直接短接到地。当对电力线路通过直流试送进行故障检测时(如绝缘摇表、直流试送仪等,简称直流仪表,下同),在线的PT由于中性点接地,其隔交通直的电感特性将试送的直流电压直接短接到地,让直流仪表无法正常升压进行检测。传统办法是在检测前先断开PT,然后再试送直流电压,故障修复后再恢复PT的连接,不仅工作繁琐,而且效率极低。
如图2所示,现有方法是在PT与主线之间串接PT阻断器,每相一个,三相则需要三个,这种方式造价比较高。此外,电容特性使PT阻断器并不能直接串接到中性点与地之间,即图3所示的方式不能实施,一则是因为PT阻断器的电容特性容易导致谐振,造成更大故障出现;二则在三相不平衡时,由于浮地,导致中性点零序电流无法被检测到,监控系统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因此,需要研发更好的PT阻断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晶闸管的PT阻断方法及装置,旨在节省阻断器的数量,同时规避出现谐振以及不平衡时零序电流的漏检。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晶闸管的PT阻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通过一超高压晶闸管控制PT一次侧中性点与地之间的通或断,同时根据PT二次侧是否有输出电压对应控制所述超高压晶闸管的导通或截止。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超高压晶闸管的导通或截止的具体控制方法为:当线路正常工作时,PT二次侧输出电压,此时控制所述超高压晶闸管导通,使PT一次侧中性点接地;当线路出现异常断电时,PT二次侧没有电压输出,此时控制所述超高压晶闸管截止,PT一次侧中性点变浮地。
一种基于晶闸管的PT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及超高压晶闸管;所述超高压晶闸管阳极连接PT一次侧中性点,阴极连接地;所述控制模块的电压检测端连接PT二次侧,控制端连接超高压晶闸管控制极。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PT二次侧的输出电压即作为控制模块的工作电源又作为控制模块的检测信号。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PT二次侧的输出电压是一个供控制模块单独检测的信号,控制模块具有独立的工作电源。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源电路、单片机及晶闸管触发电路;电源电路接收所述PT二次侧的输出电压,并转换为供单片机及晶闸管触发电路使用的工作电压;单片机工作时生成触发脉冲并发送给晶闸管触发电路,晶闸管触发电路根据所述触发脉冲触发所述高压晶闸管导通。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两级降压电路,用于将PT二次侧输出电压经整流后的DC12V电压分别降压输出DC5V和DC3.3V电压。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单片机采用STM8S207C8T6型芯片,采用DC3.3V电压供电,单片机的CTL脚输出所述触发脉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润科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润科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07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