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甘氨酸金属络合物盐的方法及用于实施其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0881.2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1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显扬;应国海;耿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铂尊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27/18 | 分类号: | C07C227/18;C07C229/76;A23K2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董世豪;张淑珍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甘氨酸 金属 络合物 方法 用于 实施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甘氨酸金属络合物盐的方法、用于该方法的组合物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使海因法甘氨酸结晶母液与锆原料接触以进行水解反应,并随后将甘氨酸水溶液与无机金属盐混合以进行络合反应,从而得到甘氨酸金属络合物盐。利用锆对甘氨酸母液中的杂质(如海因、海因酸、海因酰胺、甘氨酸酰胺、甘氨酸二肽、二酮哌嗪、甘氨酸三肽等)进行水解,从而可有效地将这些杂质进行转化,由此得到饲料级甘氨酸金属络合物盐,较传统使用商品级的甘氨酸来制备该络合物盐的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废弃物综合利用、装备操作简单且容易维护、产品收率高且稳定性高、甘氨酸回收利用率高、无三废产生、环保清洁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络合物制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海因法甘氨酸母液制备甘氨酸金属络合物盐的方法、用于该方法的组合物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微量元素是十分重要的营养性添加剂,目前在饲料、预混料中普遍使用的微量元素添加剂主要是硫酸盐、氯化盐、氧化物等无机盐,它们有很多缺陷,如:在动物营养上由于消化过程中化学反应复杂,易受饲料中的磷酸盐(如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植酸等成分的影响而形成不溶性沉淀,降低了生物学效价,影响了吸收利用;在饲料加工中无机盐一般带有结晶水,易吸潮结块;无机盐对维生素和油脂等破坏作用较强;有些饲料厂采用高锰高锌饲料,收效不高,且严重污染环境。
甘氨酸螯合(络合)金属化合物用于肉鸡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速度提高5.28%,饲料转化率提高2.59%,一个每批饲养1500只、年养5批的饲养者可增收2100多元。孙德成等(1995年)对迪卡蛋鸡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总产蛋重和产蛋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1.02%和12.80%,料蛋比和软破蛋率分别降低20.74%和31.79%;代谢试验还表明试验组铁、铜、锰、锌元素的吸收利用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71.65%、93.07%、188.08%、107.42%。
甘氨酸螯合亚铁能显著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改善母猪体况,降低母猪经产淘汰率,预防仔猪贫血、腹泻,降低仔猪死亡率。母猪产前21~28天开始采饲添加甘氨酸螯合铁(500ppm)的饲料,产后仔猪无需再补充铁,仔猪死亡率显著降低,离乳体重更大,离乳仔猪育成率可达94%。复合氨基酸螯合物与生态制剂饲料添加剂对育肥猪的试验研究表明,日增重比对照提高17.82%,料肉比降低14.43%,经济效益提高70.38%。
甘氨酸螯合(络合)金属化合物对于促进鱼类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和鱼的成活率,具有明显效果,是适合鱼类营养需要的理想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赵元凤等(1994年)对鲤鱼的饲养试验表明,添加甘氨酸螯合(络合)金属化合物的比对照组增重提高了37.2%~68.1%,饵料系数由对照组的2.4下降为1.4~1.7。李爱杰等(1994年)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甘氨酸螯合(络合)金属化合物,Cu 2mg、Zn 30mg、Mn 12mg、Fe 150mg、Co 2mg、Mg 400mg,可以加速罗非鱼的生长,较无机微量元素提高增重率17.84%~25.84%;对鲫鱼可提高微量元素的消化率,Cu、Co为41%~58%,Fe、Zn为14%~16%,Mn为5%~7%。
因此,甘氨酸螯合(络合)金属化合物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高的生物效价,无毒、无刺激作用,适口性好,与维生素、抗生素等无配伍禁忌,具有一定杀菌和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对肠炎、痢疾、贫血有疗效作用,并且化学性质稳定。作为饲料添加剂,起到补充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双重作用,可降低饲料消耗,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铂尊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铂尊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0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