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向日葵旱作行间覆膜积雨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1261.0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霞;王平;山军建;赵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育种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银川瑞海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4104 | 代理人: | 陈晓庆 |
地址: | 750000 宁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向日葵 旱作 行间 积雨 种植 方法 | ||
1.一种向日葵旱作行间覆膜积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M1、地茬选择:在旱作农业区采用此项方法种植葵花,应选择地势平坦、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基本农田,前茬为纯歇地、小麦茬禾本科作物;
M2、秋施底肥:冬春连旱是旱作农业区十分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采用春季深施底肥就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会直接导致作物出苗困难,因此,在上年秋季结合耕翻收耱,要求一次性施足底肥,具体方法是:先每亩散施农家肥1500-2000kg,然后进行一次耕翻,深度为15-20cm范围内;
M3、苗前整垄:葵花出苗前对行间的覆膜垄进行一次人工整修,垄宽60-70厘米,高15-20厘米,垄型为屋脊型;
M4、抗旱播种:葵花的播种植季节是宁南山区最干旱的季节,多风少雨、蒸发量大,土壤很容易蒸发损失,因此,在宁南山区的旱地种植葵花,播种时一定要把握好两个方法环节,一是要适时播种,葵花种子虽然在零上4℃就可以发芽,但生长缓慢,如果播种过早就会延长出苗时间,最终会因播种层土壤水分损失过多而影响出苗,当地温稳定在8-10℃就能完全满足葵花种子发芽时对温度的需求,此时播种最为适宜,在宁南山区旱地种植葵花,最佳播种时间为四月上中旬;二是要选择坐水沟播方法的抗旱播种方法,尽量减少水分蒸发损失,确保种子正常出苗,充分发挥了其综合抗旱能力,在地表干土层3-10cm的土地上均可实施播种,并且能保证全苗,具体方法是:先在地表开一条深10cm、底宽15cm的播种沟,将地表干土翻到播种沟两侧,在沟底一侧延沟底边缘每亩深施磷酸二铵4-5kg,深度约5-6cm,然后在播种沟正中间实施播种,播种深度3-4cm,每亩播量1.5-2kg,在播种的同时紧跟种子每亩坐水200-240kg范围内,随后在播种沟内进行覆土、镇压和收耱,坐水沟播到此结束;
M5、行间覆膜:当葵花幼苗生长到10cm高时,开始覆集雨膜,此项作业由人力行间覆膜机完成,覆膜后在垄面上每隔一定距离压上土块或用塑料袋包的土包;
M6、间苗定苗:覆膜后应及时间苗,清除田间病残植株和过密的植株,避免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不必要损失,株高达到20cm时开始定苗,株距40-50cm,每亩保苗1600-1800株;
M7、在完成M6间苗定苗步骤后实现雨后松土的操作;
M8、在完成M7雨后松土步骤后实现适时追肥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日葵旱作行间覆膜积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2秋施底肥步骤中在耕翻的同时每亩再隔犁撺施碳酸氢氨30-50kg,随后及时收耱,以防跑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日葵旱作行间覆膜积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4抗旱播种步骤中包含的各项作业均由旱地葵花坐水沟播机一次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向日葵旱作行间覆膜积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旱地葵花坐水沟播机的牵引动力为18型四轮拖拉机,一次两行,行距8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日葵旱作行间覆膜积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5行间覆膜步骤中不要过多压土,以免降低集雨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日葵旱作行间覆膜积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7雨后松土具体包括遇到降雨后,很容易在播种沟内形成集水,因此要求每降一次雨都要松一次土,以防土壤龟裂损失水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日葵旱作行间覆膜积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8适时追肥具体包括葵花现花蕾以前进行一次追肥,用追肥枪在距离根部15厘米以外每亩追施磷酸二氨5kg、尿素5kg,雨前追施效果最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育种中心),未经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育种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12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