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伸展蛋白提高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1721.X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真;李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C1/00;A01B79/02;C05G3/00;C05G3/40;C05G5/20;C05G5/12;C05F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马小辉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伸展 蛋白 提高 水稻 茎秆抗 倒伏 能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伸展蛋白提高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方法,涉及水稻种植领域,本发明选用矮壮品种优良品质种子作为种源并进行浸泡改性种子,然后改善土层结构并施用底肥,控制水稻株高的同时使得水稻的根系生长更加发达,以提高抗倒伏能力,种植过程中施用抗倒伏专用肥,所述抗倒伏专用肥通过对伸展蛋白进行改性之后作为载体,首先将伸展蛋白进行酶解降低其粒径,然后通过将其和1,3‑丁二醇溶液混合反应之后形成内部中空的微囊载体,然后对所述微囊载体进行改性,微囊载体和改性剂混合反应之后使得所述微囊载体表面具有微孔作为容纳有效成分的空间,使用改性伸展蛋白载体承载有效成分,其外表微孔内的成分释放较快,发挥作用迅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伸展蛋白提高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种植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是国民主食之一,其产量对于人们的饮食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众多,水稻倒伏是其中一个原因,遇到恶劣天气往往造成水稻大面积倒伏,进而使得水稻产量被严重影响,因此,现提供一种利用伸展蛋白提高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伸展蛋白提高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伸展蛋白提高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改善土层结构并施用底肥;(2)选择植株节间较短、株高适中、茎秆粗壮、叶片直立、叶较短及根系发达的品种作为种源;(3)将硅肥、钾肥、钙肥等量混合后制成混合溶液,按照混合溶液和调环酸钙5:1的重量配比混合,播种前将种子置于其中浸泡1-2天;(4)扩行移栽,秧龄控制在20-25天,或者叶龄4叶1心至5叶1心时移栽,合理稀植,采用宽行窄株种植方式,行株距为15cm×20cm,栽插密度为1.8万穴/667㎡左右;基本苗应控制在7.2万苗/667㎡左右;(5)合理灌溉,保持水田干湿交替;合理灌溉要求前期浅湿交替,促进分蘖发展;中期及早搁田抑制无效分蘖;后期硬板湿润灌溉;(6)按照10-50kg/ 亩的用量施用抗倒伏专用肥;(7)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稻飞虱、纹枯病、稻节瘟、二化螟的防治工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改善土层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按1kg/亩的用量向水稻田地中泼洒生石灰并放置3-5天;将田地深挖50cm,将深度为25cm上部的土层细碎均匀后与底肥、粒径为0.5mm的蛭石混合,所述土层、所述底肥和所述蛭石的重量比为30:8:1。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黄豆秸秆粉料、草木灰、猪粪等量粉碎、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料,并加入水使得混合粉料的含水量为25%;(2)将上述混合粉料进行超声蒸汽处理;(3)将上述超声蒸汽处理后的混合粉料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后调节含水率至60-65%,条垛式发酵15天;(4)将发酵后的物料风干后依次经造粒、抛圆成型处理后得成型物料颗粒底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超声蒸汽处理的方法为:在温度为100-150℃的条件下蒸汽处理5-15s,然后在温度为160-220℃的条件下配合超声波作用处理20-30s。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倒伏专用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伸展蛋白载体10-100份、矮壮素1-30份、芸苔素内酯1-10份、赤霉素1-10份、乙烯利1-10 份、氮肥20-50份、尿素20-50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倒伏专用肥为液态或固体颗粒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倒伏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矮壮素、芸苔素内酯、赤霉素、乙烯利、氮肥、尿素混合均匀后在50-60℃水浴的条件下保持30min至完全溶解,然后降温至30℃保温搅拌形成混合悬浮液;向所述混合悬浮液中加入改性伸展蛋白载体悬浮液并加压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17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设备缺陷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轴承锻造模具成型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