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复杂现场可视化救援的解决方法及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2168.1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5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肖俊;赵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星河天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17/1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国(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复杂 现场 可视化 救援 解决方法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消防救援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复杂现场可视化救援的解决方法及其设备,其能够实时采集室内固定资产信息、人员信息、门窗开闭状态或在险情时应急通道状态以及火灾信号,进而在单片机的控制下,通过4G传输模块将收集到的数据发送至云端,云端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后,可实时监测室内运行状态,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火灾防控救援体系;包括单片机、射频识别模块、双模蓝牙模块、超声波雷达模块、烟雾传感器、温度感知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以及云端处理服务器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救援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复杂现场可视化救援的解决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为加速推进现代科技与消防工作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消防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火灾防控和灭火应急救援工作转型升级。烟感作为智慧消防感知火灾的重要前端设备之一,能够实时获取火灾现场情况,掌握灾情动态和发展态势,能够为指挥救援及分析研判作战对象提供立体式支撑。
目前在传统监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信号基础上,需要一种能够实时掌握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情况,立体呈现周围环境消防安全状态的感知设备,才能全面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消防救援执法效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灾情信息实时化,作战对象精准化,作战指挥可视化的用于复杂现场可视化救援的解决方法及其设备。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复杂现场可视化救援的解决方法及其设备,包括:
射频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室内贴有标签的固定资产,读取固定资产信息并发送;
双模蓝牙模块,用于采集周围环境内的蓝牙信号,并将采集到的蓝牙信号发送;
超声波雷达模块,用于采集门窗的开闭状态,同时检查应急通道是否畅通,并根据门窗、应急通道反馈的超声波信号生成门窗和应急通道的状态信息并发送;
烟雾传感器,用于采集室内烟雾浓度,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根据判断结果生成火灾信号并发送;
温度感知模块,用于感知火灾发生后周围环境的温度,根据周围环境温度生成热力图并发送;
单片机,用于接收射频识别模块发送的固定资产信息、双模蓝牙模块发送的蓝牙信号、超声波雷达模块发送的门窗和应急通道状态信息、烟雾传感器发送的火灾信号以及温度感知模块发送的热力图;
所述单片机上设置有4G传输模块,单片机通过4G传输模块分别将接收到的固定资产信息、蓝牙信号、门窗和应急通道状态信息、火灾信号和热力图发送至云端处理服务器;
云端处理服务器,用于接收单片机通过4G传输模块发送的固定资产信息、蓝牙信号、门窗和应急通道状态信息、火灾信号和热力图,同时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房屋内的状况进行数据可视化处理,并将室内状态实时展示给救援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蓝牙信号包括经典蓝牙信号和BLE蓝牙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同时接收到门窗、应急通道的状态信息和火灾信号时,优先将门窗、应急通道的状态信息和火灾信号通过4G传输模块发送至云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单片机提供电力,支持220V与锂电池无缝切换方式对系统进行供电,系统在有220V交流电时,可正常工作,并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断电后,锂电池无缝切入供电系统,锂电池至少维持系统工作10小时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射频识别模块为RFID射频识别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双模蓝牙模块为ET11双模蓝牙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雷达模块为SR04雷达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烟雾传感器为四信烟雾报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星河天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星河天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21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T射线防护装置
- 下一篇:抗剪自修复大变形锚杆及其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