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下水管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2555.5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宁文;宁志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文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C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751500 宁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下水 管道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下水管道结构,通过在主下水管弯折处上方侧壁新增加副下水管,使得当平时负责排水的主下水管弯折处及横向下水管堵塞时,反水直接从备用的副下水管流出至排污池中,因副下水管在一层楼地面以下,可保护一楼不受反水侵扰,如果有些楼层一楼独立下水,则保护二、三楼等低楼层不受反水侵扰。并且在副下水管内加装水位报警器,由于备用的副下水管开端呈上凸流线型设置,在主下水管正常运行时备用管道不会进入水流,报警器不会报警。一旦出现主下水管堵塞时,物业或户主,在不受反水侵扰的情况下,还可第一时间得知主下水管堵塞情况,及时对堵塞的下水管进行疏通处理。同时该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不易出现意外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下水管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下水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小区大多采用由上至下的共通下水管路,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排入地下管道的生活垃圾、动物油等易凝固液体及毛发等就都会从公共管道排出,容易导致在竖直管道末端转折处及横向管道内产生堆积及堵塞,尤其对于高层建筑,堵塞的可能性会更大。当堵塞情况发生时,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家庭就可能遭遇下水道反水等棘手状况,对居民生活和物业产生非常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下水管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下水管道堆积堵塞时,相关人员无法及时获知,容易出现反水,对居民生活和物业产生较大困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下水管道结构,包括:
主下水管,所述主下水管的出水端连通有地下排污池,所述主下水管的底部弯折处以上位置处连通有副下水管,所述副下水管位于一层楼地面以下,所述副下水管的进水端呈上凸流线型设置,所述副下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地下排污池连通,所述副下水管内设置有水位报警器,所述主下水管上连通有与各楼层住户对应的分支水管。
优选地,所述水位报警器位于所述副下水管远离其进水端的位置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新型下水管道结构,包括主下水管,主下水管的出水端连通有地下排污池,主下水管的底部弯折处以上位置处连通有副下水管,副下水管位于一层楼地面以下,副下水管的进水端呈上凸流线型设置,副下水管的出水端与地下排污池连通,副下水管出水端的水平位置与主下水管相近,同样具有防冻功能,副下水管内设置有水位报警器,主下水管上连通有与各楼层住户对应的分支水管。
由此可见,应用本管道结构,通过在主下水管底部转折处上方侧壁新增加副下水管,使得当平时负责排水的主下水管转折处及底部横向水管内堵塞时,反水可直接从备用的副下水管流出至排污池中,因副下水管在一层楼地面以下,可保护一楼不受反水侵扰,如果有些楼层一楼独立下水,则保护二、三楼等低楼层不受反水侵扰。并且在副下水管内装有水位报警器,由于备用的副下水管开端呈上凸流线型设置,在主下水管正常运行时备用管道不会进入水流,报警器不会报警。一旦出现主下水管堵塞时,物业或户主,在不受反水侵扰的情况下,还可第一时间得知主下水管堵塞情况,及时对堵塞的下水管进行疏通处理。同时该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不易出现意外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下水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下水管,2副下水管,3地下排污池,4一楼地面,5二楼地面,6三楼地面,7分支水管,8水位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文,未经宁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2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