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静电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2777.7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3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菅原淳;安野慎太郎;藤原祥雅;野口大介;三浦谕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9/087 | 分类号: | G03G9/087;G03G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志楠;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图像 显影 用色 调剂 显影剂 色调 处理 形成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静电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法。该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具有下述色调剂颗粒:包含非晶性树脂和结晶性树脂,在观察颗粒断面时,至少2个结晶性树脂微区满足下述条件(A)、条件(B1)、条件(C)和条件(D)的色调剂颗粒。条件(A):结晶性树脂微区的纵横比为5~40。条件(B1):结晶性树脂微区的长轴长度为0.5~1.5μm。条件(C):结晶性树脂微区的长轴的延长线与切线(该切线是延长线与色调剂颗粒表面相接的接点处的切线)所形成的角度为60~90度。条件(D):2个结晶性树脂微区各自的长轴的延长线相互的交叉角为45~90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静电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法。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法等将图像信息可视化的方法目前被用于各种领域中。电子照相法中,通过充电和静电图像形成而在图像保持体表面形成作为图像信息的静电图像。之后利用包含色调剂的显影剂在图像保持体表面形成色调剂图像,将该色调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后,将色调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经过这些步骤,将图像信息可视化为图像。
例如,日本特开2019-40024号公报公开了“一种色调剂,其包含多个色调剂颗粒,该色调剂颗粒具备色调剂核以及覆盖上述色调剂核表面的壳层,其中,上述色调剂核含有非晶性树脂与结晶性树脂的熔融混炼物,上述壳层含有热固化性树脂,上述熔融混炼物包含2个以上的结晶性树脂微区,包含在上述色调剂颗粒中的上述2个以上的结晶性树脂微区之中,满足短轴径50nm以上200nm以下且纵横比4.0以上20.0以下的条件的微区的比例为80个数%以上”。
另外,日本特开2017-00399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色调剂,其具有含有非晶性聚酯树脂、结晶性聚酯树脂和蜡的色调剂颗粒,其特征在于,在利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的该色调剂的断面中存在该蜡的微区和该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结晶,该色调剂的断面积中,该蜡的微区所占的面积为0.5%以上8.0%以下,该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结晶所占的面积为0.5%以上8.0%以下,该蜡的微区的个数平均径(Dw)为60nm以上240nm以下,该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结晶的纵横比为5.0以上25.0以下,该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结晶的长轴长度的个数平均径(Dc)为该蜡的微区的个数平均径(Dw)的0.8倍以上2.0倍以下”。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与在具有包含非晶性树脂和结晶性树脂的色调剂颗粒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中仅具有在对色调剂颗粒断面进行观察时,全部的结晶性树脂微区不满足下述条件(A)、下述条件(B1)、下述条件(C)和下述条件(D)中的任一条件的色调剂颗粒的情况;或者仅具有在对色调剂颗粒断面进行观察时,全部的结晶性树脂微区不满足下述条件(A)、下述条件(B2)、下述条件(C)和下述条件(D)中的任一条件的色调剂颗粒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在形成色调剂加载量多的图像时所产生的图像的光泽不均的程度。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其具有下述色调剂颗粒:该色调剂颗粒包含非晶性树脂和结晶性树脂,在对色调剂颗粒断面进行观察时,至少2个上述结晶性树脂微区满足下述条件(A)、下述条件(B1)、下述条件(C)和下述条件(D)(下文中也称为第一色调剂颗粒)。
条件(A):上述结晶性树脂微区的纵横比为5以上40以下。
条件(B1):上述结晶性树脂微区的长轴长度为0.5μm以上1.5μm以下。
条件(C):上述结晶性树脂微区的长轴的延长线与切线(该切线是上述延长线与上述色调剂颗粒表面相接的接点处的切线)所形成的角度为60度以上90度以下。
条件(D):2个上述结晶性树脂微区各自的长轴的延长线相互的交叉角为45度以上90度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未经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27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