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沿空留巷采空区束管监测装置及布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2790.2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9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靖;王继仁;张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G01N33/00;G01K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沿空留巷 采空区 监测 装置 布置 方法 | ||
一种沿空留巷采空区束管监测装置及布置方法,包括抗压束管,温度探头和滤水盖,其中,抗压束管由外层保护钢管、内层保护钢管、单芯束管、导线和抗震减压层组成,外层保护钢管和内层保护钢管间由抗震减压层填充,内层保护钢管和单芯束管间由抗震减压层填充且在抗震减压层中含有导线,滤水盖由滤水盖盖体、气孔和吸水海绵组成。安装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将导线连接温度探头;将滤水盖与抗压束管连接固定;于沿空留巷将装置送入工作面支架后方采空区。该发明装置有效防止束管及导线被采空区落石砸断的情况,能更好地对沿空留巷采空区内部气体及温度情况进行监测,提高了布置束管的成功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空区束管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沿空留巷采空区束管监测装置及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为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控制隅角瓦斯积聚问题,我国部分煤炭企业采用了沿空留巷切顶泄压技术对煤层进行开采,即对采空区巷道侧上方顶板进行切缝爆破预裂,保留巷道为下一个工作面服务。但这项技术也导致沿空留巷侧采空区因毗邻巷道而漏风严重,极易导致采空区自燃事故的发生,进而导致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巷道,危害井下工作人员生命安全。
现如今主要采用束管监测技术,通过对采空区气体成分及温度的监测,判断采空区是否有氧化自燃现象发生,而对于自燃危险较大的沿空留巷采空区,需要在沿空留巷成巷后进行密切的监测,以防止自燃的发生,而现如今并未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束管监测装置及布置方式。且采空区束管和连接导线的测温探头,在沿空留巷采空区垮落时,很大几率会被落石砸断,很难进行精准的采空区束管监测。
由此可知,现如今的束管监测系统对于沿空留巷采空区具有很多缺陷,因此很有必要提出一种沿空留巷采空区束管监测装置及布置方法,来避免监测系统束管及探头导线砸断事故,提高沿空留巷束管监测及温度监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保护束管监测系统免受沿空留巷采空区垮落损坏,并准确监测沿空留巷采空区内部状况,提供一种沿空留巷采空区束管监测装置及布置方法,该装置通过钢管与抗震减压层对内部束管及导线进行保护,再于端头处加装温度探头及滤水盖,使得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该装置及方法可以最大限度保障束管监测系统在沿空留巷采空区的完整性,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沿空留巷采空区束管监测装置及布置方法,包括抗压束管,温度探头和滤水盖,其中:
所述的抗压束管,包括外层保护钢管、内层保护钢管、单芯束管、导线和抗震减压层。
所述的外层保护钢管和内层保护钢管间由抗震减压层填充,且在抗震减压层中含有导线。
所述的内层保护钢管和单芯束管间由抗震减压层填充。
所述的抗震减压层为EPE珍珠棉抗震减压材料。
所述的温度探头为AD590热敏原件。
所述的滤水盖包括滤水盖盖体、气孔和吸水海绵。
所述的滤水盖外部均匀布置气孔。
所述的滤水盖内填充吸水海绵。
所述的滤水盖与抗压束管由螺口连接。
所述的采空区束管监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导线连接温度探头;
(2)将滤水盖与抗压束管,通过螺口进行连接固定;
(3)于沿空留巷将装置送入工作面支架后方采空区,待顶板垮落后,由井下工作人员收集气样以及温度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的沿空留巷采空区束管监测装置有效防止束管及导线被采空区落石砸断的情况,导致采空区温度无法测量的状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27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