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扫地车电致变色天窗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2862.3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章智慧;章月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绿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C03C17/34;C03C17/36;C03C17/06;E01H1/00;G02F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地 车电致 变色 天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扫地车电致变色天窗,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的底层功能玻璃层、离子传输层和顶层功能玻璃层;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扫地车电致变色天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底层功能玻璃层、制备顶层功能玻璃层、制备离子传输层、对位合片、边框打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扫地车电致变色天窗能够高效地控制玻璃的透光性,在炎热的夏季和酷冷的冬季,驾驶员可以最大程度地分别抑制近红外线的辐射和使近红外线透射,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同时本发明采用磁控溅射工艺,生产过程安全环保,制备方法简单、投入成本低、成品质量可控性高、变色均匀性好,可实现大面积产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地车技术和玻璃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扫地车电致变色天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颜色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温度高于临界点时玻璃颜色变深,温度低于临界点时又恢复到原来的透明状态,这种颜色随环境温度循环变化的玻璃称为电致变色玻璃。电致变色玻璃的节能原理是:温度高于临界点时,玻璃中的功能物质发生结构或相改变,玻璃颜色变深且自动降低可见光和红外线的玻璃窗透过率,阻挡夏季高温时户外热浪进入室内,减少空调、风扇等制冷电器的使用;温度低于临界点时,玻璃中的功能物质恢复原本结构或晶体相,玻璃颜色恢复为透明,提高可见光和红外线的玻璃窗透过率,使寒冬低温时户外热量进入室内,减少照明和取暖等电器的使用。电致变色玻璃的着色-褪色反应随户外环境温度改变而反复循环,自动调节玻璃窗遮阳系数,平衡温度使室内冬暖夏凉,可降低的高能耗。
扫地车采用电致变色天窗能够高效地控制玻璃的透光性,在炎热的夏季和酷冷的冬季,驾驶员可以最大程度地分别抑制近红外线的辐射和使近红外线透射,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地车电致变色天窗及其制备方法,能高效地控制玻璃的透光性,在炎热的夏季和酷冷的冬季,驾驶员可以最大程度地分别抑制近红外线的辐射和使近红外线透射,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扫地车电致变色天窗,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的底层功能玻璃层、离子传输层和顶层功能玻璃层;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扫地车电致变色天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底层功能玻璃层:
S1:以高透玻璃作为底层功能玻璃衬底,采用磁控溅射工艺依次沉积厚度18~26nm的Nb2O5层和120~140nm的SiO2层,作为增透层;
S2:在高透玻璃增透层侧表面四周,采用丝印工艺形成宽度3~5mm,厚度500~600μm的导电银浆作为电极;
S3:在导电银浆电极侧,采用磁控溅射工艺沉积厚度300~400nm的ito层,控制方阻在300~400Ω;
S4:在ito层侧,采用磁控溅射工艺沉积厚度450~550nm的氧化钨层,基本参数为:本底真空度为5x10-4Pa,氩气和氧气的流量比为3:20,工作气压为0.5~0.6Pa,溅射功率为DC8~10KW,衬底温度为室温;
(2)制备顶层功能玻璃层:
S1:以高透玻璃作为底层功能玻璃衬底,采用磁控溅射工艺依次沉积厚度18~26nm的Nb2O5层和120~140nm的SiO2层,作为增透层;
S2:在高透玻璃增透层侧表面四周,采用丝印工艺形成宽度3~5mm,厚度500~600μm的导电银浆作为电极;
S3:在导电银浆电极侧,采用磁控溅射工艺沉积厚度300~400nm的ito层,控制方阻在300~400Ω;
S4:在ito层侧,采用磁控溅射工艺沉积厚度300~400nm的氧化镍层;基本参数为:本底真空度为5x10-4Pa,氩气和氧气的流量比为12:1,工作气压为2.5~2.8Pa,溅射功率为DC4~6KW,衬底温度为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绿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绿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28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