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医用金属支架表面质量处理方法及医用金属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2874.6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2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兵民;刘晶;伊胜宁;郝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沛县盛玛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4B1/00;C22F1/00;C22F1/18;C23F3/04;C25F3/26;A61L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 |
地址: | 221003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杨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医用 金属支架 表面 质量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医用金属支架表面质量处理方法及医用金属支架,通过单独对外表面抛光、内外表面翻转后单独对内表面抛光,翻转复原后对整体进行抛光的方式,最大限度的解决医用金属支架内外表面抛光效果不一致、抛光不完全等问题。使用本发明方法制作的医用金属支架,提高了表面质量,减少表面缺陷,改善了患者术后的治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医用金属支架表面质量处理方法及医用金属支架。
背景技术
当今,国内外市场上已出现了多款人体植入医用金属支架,按金属种类主要分为316L不锈钢支架,钛镍(TiNi)记忆合金支架、金属钽支架以及钴铬合金支架等。医用金属支架主要通过丝材编织和激光雕刻合金薄壁管材制造。其中,丝材编织支架因支撑力较低,容易产生移位的现象而在逐渐被淘汰中;而激光雕刻管材制造的支架既没有焊点结构,又与病变管腔之间为面接触,对病变管腔内壁的作用面积大、作用力较强,不易产生移位现象;同时,这类支架结构强度高,壁厚较薄,更利于术后腔道畅通。激光雕刻管材制造支架被认为是未来医用金属支架制造的主流方法。
已知,当医用金属支架被植入人体后,需不断支撑血管或组织,受到周期的压缩载荷,形成疲劳循环。以血管支架为例,假设一个支架期望在植入人体后十年内性能稳定,支架将至少受4亿次血管收舒脉动,因此,金属支架的抗疲劳性能对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激光雕刻后的医用金属支架往往遗留许多毛刺,使表面加工至超高光洁度十分困难,尤其是内表面的抛光难度更高。毛刺严重影响激光雕刻支架的表面质量,从而恶化支架循环收缩变形的抗疲劳性能。而且内表面毛刺若不进行处理而直接植入人体,会造成血小板粘附,从而形成血栓与内膜增生。
现有技术中的表面处理方法存在抛光后的医用金属支架内外表面抛光效果不一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提高医用金属支架表面质量处理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作的医用金属支架。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不同制造技术如激光雕刻、蚀刻以及磨刻等制造支架的表面处理,也适用于包括钛镍记忆合金、钴铬合金与不锈钢等不同金属支架的表面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医用金属支架表面质量处理方法,其步骤包括:S1、对医用金属支架的外表面进行表面处理;S2、将医用金属支架的内外表面翻转;S3、对翻至外侧的原支架内表面进行表面处理;S4、将医用金属支架的内外表面翻转复原;S5、将内、外表面处理过的医用金属支架进行定型;S6、将医用金属支架再进行一次表面处理。
进一步,还包括步骤S7,对医用金属支架做扩径处理;所述步骤S7置于步骤S1和S2之间,流程顺序为:S1、S7、S2、S3、S4、S5、S6。
进一步,还包括步骤S7,对医用金属支架做扩径处理;步骤S7置于步骤S4和S5之间,流程顺序为:S1、S2、S3、S4、S7、S5、S6。
进一步,所述医用金属支架的材质为钛镍合金;所述步骤S2、步骤S4中,在低于所述医用金属支架的马氏体正相变起始温度下进行翻转。
进一步,所述步骤S1、步骤S3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机械抛光、电化学抛光、磨粒流抛光和/或化学抛光。
进一步,所述步骤S6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机电化学抛光、磨粒流抛光和/或化学抛光。
一种提高医用金属支架表面质量处理方法,其步骤包括:S1、将医用金属支架的内外表面翻转;S2、对翻至外侧的原支架内表面进行表面处理;S3、将医用金属支架的内外表面翻转复原;S4、对医用金属支架的外表面进行表面处理;S5、将内、外表面处理过的医用金属支架进行定型;S6、将医用金属支架再进行一次表面处理。
进一步,还包括步骤S7,对医用金属支架做扩径处理;所述步骤S7置于步骤S1之前,流程顺序为:S7、S1、S2、S3、S4、S5、S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沛县盛玛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沛县盛玛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28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