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型穴位医用贴剂生产工艺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974.0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0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善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肤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36/886;A61K9/70;A61J3/00;A61P1/16;A61P29/00;A61P39/02;A61P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王莉 |
地址: | 3315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穴位 医用 生产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型穴位医用贴剂生产工艺及装置,涉及中药贴剂技术领域。该中药型穴位医用贴剂生产工艺,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黄柏55‑65份、鱼腥草70‑80份、白花蛇舌草30‑40份、益母草各50‑70份,马鞭草20‑40份、鹿衔草30‑60份、虎杖30‑50份、桂枝10‑50份、赤芍60‑70份、桃仁80‑90份、红花40‑50份、怀牛膝30‑40份、泽泻20‑40份、芦荟40‑50份、丹皮各45‑65份、肉桂40‑60份、茯苓、60‑70份、紫草10‑20份和败酱草10‑20份。该中药型穴位医用贴剂生产工艺及装置,通过在生产原料中添加芦荟和紫草,能够有效调节穴位贴剂散发出来的中草药的刺鼻性气味,并且按照比例加入的芦荟和紫草,还能够起到舒筋活络、改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引起的尿频、尿痛进而促进前列腺康复的作用,更加方便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贴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型穴位医用贴剂生产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相比传统的打针吃药而言,会减轻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副作用;而传统的化瘀液用的中药穴位贴剂在使用的过程中,部分的化瘀液用的中药穴位贴剂存在中草药气味浓郁刺鼻,不易为使用者所接受,并且由于生产者为了追求效率,没有将中药贴剂中的各种原料进行精确配比称重,从而不仅导致生产出来的穴位贴剂会有中药刺鼻性气味,还会使中药穴位贴剂的功能大大下降,从而不能让广大使用者接受,不便于使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型穴位医用贴剂生产工艺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型穴位医用贴剂生产工艺,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黄柏55-65份、鱼腥草70-80份、白花蛇舌草30-40份、益母草各50-70份,马鞭草20-40份、鹿衔草30-60份、虎杖30-50份、桂枝10-50份、赤芍60-70份、桃仁80-90份、红花40-50份、怀牛膝30-40份、泽泻20-40份、芦荟40-50份、丹皮各45-65份、肉桂40-60份、茯苓、60-70份、紫草10-20份和败酱草10-2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制备:将黄柏、鱼腥草、白花蛇舌草、益母草,马鞭草、鹿衔草、虎杖、桂枝、赤芍、桃仁、红花、怀牛膝、泽泻、芦荟、丹皮、肉桂、茯苓、紫草和败酱草进行逐一破碎成细粉,使用筛网对粉末进行筛分,筛分后将粉末逐一装罐备用。
S2、称重配比:将精密电子计数秤归零,然后将准备好的黄柏、鱼腥草、白花蛇舌草、益母草,马鞭草、鹿衔草、虎杖、桂枝、赤芍、桃仁、红花、怀牛膝、泽泻、芦荟、丹皮、肉桂、茯苓、紫草和败酱草末进行逐一秤重,根据所需的质量比进行称重配比,将得到精确质量的原料备用。
S3、混合溶解:将称重好的原料逐一放入加热容器箱中,然后加入纯化水,温开水与原料之比为3:1,然后进行加热沸腾,并在加热溶解的过程中进行搅拌。
S4、收膏成片:药液沸腾后5-10分钟,加强搅拌,防止收膏时粘加热容器箱,直至膏体粘稠、均匀清亮,即收膏完成,然后将药膏涂抹在胶布正中处,胶布表面贴有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S4中收膏时间一般用时20-40分钟,清膏密度为1.2-1.5。
优选的,所述S4中胶布及药膏表面粘贴有隔离层,隔离层为蜡纸或医用塑料薄膜中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肤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肤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