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复用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4031.X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崔东锋;郭中权;郑利祥;杨建超;高杰;魏然;周如禄;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侯兰玉 |
地址: | 3112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泥水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复用系统包括通过振动分离、旋流分离和过滤方式去除煤泥水中大粒径颗粒物的固液分离单元(1),通过沉淀、澄清和过滤方式去除煤泥水中悬浮颗粒物、絮体和胶体的预处理单元(2),通过自清洗过滤和超滤膜过滤方式去除煤泥水中悬浮颗粒物、絮体和胶体的超滤处理单元(3),以及,通过保安过滤和反渗透膜过滤方式降低煤泥水中溶解性固体和离子含量的反渗透处理单元(4);所述固液分离单元(1)、预处理单元(2)、超滤处理单元(3)和反渗透处理单元(4)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单元(1)包括振动筛固液分离装置(11)、高精度旋流分离器(12)、超精度旋流分离器(13)、超精度过滤筛装置(14)、煤泥输送皮带(15)、收集池(105)、进水泵(106)、一级缓冲水箱(107)和二级缓冲水箱(108);所述振动筛固液分离装置(11)和超精度过滤筛装置(14)均设有固体出口和液体出口,振动筛固液分离装置(11)的固体出口和超精度过滤筛装置(14)的固体出口均连接煤泥输送皮带(15),振动筛固液分离装置(11)的液体出口依次连接收集池(105)和高精度旋流分离器(12),超精度过滤筛装置(14)的液体出口依次连接一级缓冲水箱(107)和超精度旋流分离器(13);所述高精度旋流分离器(12)和超精度旋流分离器(13)均设有顶部溢流口和底部出料口,高精度旋流分离器(12)的顶部溢流口和超精度旋流分离器(13)的顶部溢流口均连接二级缓冲水箱(108),高精度旋流分离器(12)的底部出料口和超精度旋流分离器(13)的底部出料口均连接超精度过滤筛装置(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固液分离装置(11)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振动器(101)、第一振动筛网(102)、第一筛下物收集斗(103)和第一收集管(104),第一振动筛网(102)呈倾角设置,第一振动筛网(102)的出口端位于煤泥输送皮带(15)上方,第一收集管(104)连接收集池(105);所述超精度过滤筛装置(14)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二振动器(141)、第二振动筛网(142)、第二筛下物收集斗(143)和第二收集管(144),第二振动筛网(142)呈倾角设置,第二振动筛网(142)的出口端位于煤泥输送皮带(15)上方,第二收集管(144)连接一级缓冲水箱(1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筛网(102)的振动频率为20~30Hz,筛孔直径为3.0~5.0mm,双振幅为2.0~3.0mm,筛面倾角为5°~8°;所述第二振动筛网(142)的振动频率为30~35Hz,筛孔尺寸为0.5~1.0mm,双振幅为3.0~5.0mm,筛面倾角为7°~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2)包括预沉池(21)、高效澄清池(22)、互冲洗过滤器(23)和混凝剂加药装置(24),预沉池(21)、高效澄清池(22)和互冲洗过滤器(23)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混凝剂加药装置(24)连接高效澄清池(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澄清池(22)内上部设有曝气管(255)和若干斜板(253),高效澄清池(22)内下部设有旋转式刮泥机(259),高效澄清池(22)顶部设有牵引电机(256);所述斜板(253)顶部设有与斜板(253)活动连接的水平牵引杆(252),水平牵引杆(252)一端与高效澄清池(22)池壁弹性连接,水平牵引杆(252)另一端连接牵引电机(256);所述斜板(253)底部设有与斜板(253)活动连接的水平固定杆(254),水平固定杆(254)与高效澄清池(22)池壁固定连接,曝气管(255)设于水平固定杆(254)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40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导通的高压高性能可编程半导体防浪涌保护器件
- 下一篇:一种水刀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