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入室式滤膜气溶胶微生物采样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5088.1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9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惠楠;赵畅;刘欣欣;苏蓝天;谭皓新;李肖肖;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顾艳哲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室 滤膜 气溶胶 微生物 采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入室式滤膜气溶胶微生物采样器,由位于室外的进口单元和位于室内的出口单元两部分组成,所述进口单元与出口单元之间设有使室外气体流向室内的动力学装置,所述出口单元内设有可拆卸的滤膜式微生物采集装置,整个装置内部设有疏水涂层,可有效避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滋生微生物。该采样器能够高效采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微生物,具有体积小、简便易安装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房屋结构的微生物采集工作,为科研工作以及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应对有害微生物的预防、干预及时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样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负压原理及滤膜设备的用于采集由室外进入室内的气溶胶微生物采样器。
背景技术
微生物暴露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类健康。直接接触病原体会导致感染,接触不同的环境微生物也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健康。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快速工业化的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由工业和机动车排放导致的室外和室内空气污染水平持续增加,这也导致了诸如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其中,室内空气环境与城市人群健康密切相关,城市中的成年人约8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婴儿等在室内的时间可高达94%。一些病原微生物在室内生长、繁殖后,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可导致人们出现眼部刺激感、过敏、哮喘、皮炎以及病态建筑综合征等。由此可见,室内微生物已成为重要的环境卫生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空气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由室外进入室内的微生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这部分微生物的采样和分析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关于气溶胶微生物采样器的研究。按照不同的采样原理,常用的气溶胶微生物采样器可分为六类:(1)撞击式采样器,其中包括:固体式、液体式和气液混合式;(2)沉降式采样器,其中包括自然沉降式和热力沉降式;(3)静电吸附采样器;(4)气旋式采样器;(5)离心撞击式采样器;(6)过滤式采样器,其中包括可溶性滤膜采样和不可溶性滤膜采样。对比这六类采样器,过滤式采样器的体积相对较小,但目前已存在的过滤式采样器主要针对室外或室内空气微生物的采集,对于由室外进入室内的空气微生物的采集还存在缺陷。
此外,现有的过滤式采样器的关键组成部分——滤膜,通常是固定在装置中,不易拆卸和更换。目前采用的滤膜主要分为两类:(1)HEPA滤膜:属于比较高效的过滤材料,由特殊纤维层叠加而成,空气可以通过,细小的微粒无法通过,但这种材质的滤膜阻力较大,设备必须配置电机,通过电压来克服阻力,对设备的动力学装置要求较高;(2)空气滤清器滤膜: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实现对空气中微小颗粒的吸附,但这种材料的过滤粒径有限,多用于大气颗粒的吸附,对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并不明显。与此同时,这两种材料的滤膜均不能疏水,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自身滋生微生物的风险,从而影响采样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采样器采集由室外进入室内的空气微生物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简便易安装、采样效率高的负压入室式滤膜气溶胶微生物采样器,该采样器能够高效采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微生物,具有体积小、简便易安装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房屋结构的微生物采集工作,为科研工作以及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应对有害微生物的预防、干预及时提供技术支持。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负压入室式滤膜气溶胶微生物采样器,由位于室外的进口单元和位于室内的出口单元两部分组成,所述进口单元与出口单元之间设有使室外气体流向室内的动力学装置,所述出口单元内设有可拆卸的微生物采集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口单元包括进口壳体和安装在所述进口壳体上的进口气流通道;
所述出口单元包括出口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出口壳体上的出口气流通道;
所述进口壳体与出口壳体之间连接所述动力学装置;
所述动力学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出口气流通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50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