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创可溶栓的脑卒中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5206.9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0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元;史之峰;毛颖;杨志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溶 脑卒中 模型 制作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创可溶栓的脑卒中模型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小鼠麻醉,在小鼠身下放置恒温毯,在小鼠颈正中间位置剪开刀口,将胸锁乳突肌牵开,暴露颈总动脉和颈分岔,将磁铁放置于颈总动脉下方,并用钛金属动脉瘤夹暂时夹闭颈外动脉,吸取配置好的凝血酶磁珠,注射入尾静脉,在颈总动脉处聚集的凝血酶磁珠与流动的血液形成颈动脉血栓,移去磁铁,镊子轻夹血栓,向上移动,缝合颈部皮肤,形成脑卒中模型。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节约时间,还能提高制作模型的成功率。与传统脑卒中模型的手术方法相比,本发明减少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对脑缺血发病机制及药物筛选打下了坚实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创可溶栓的脑卒中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脑是人类的重要器官之一,其重量仅为体重的2%,但其耗氧量则占全身耗氧量的20%,其所需血供占心输出量的15%,因此对氧和血的要求特别高,极易受到缺血性损害,其中由大脑中动脉梗塞造成的脑缺血尤为常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官方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脑血管疾病在城市和农村疾病死亡原因中均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80-85%。大脑中动脉是常见的出血或梗塞发生部位。制作模拟人脑缺血模型对脑缺血发病机制及药物筛选有重要意义。
目前最经典的脑卒中模型为大脑中动脉线栓(MCAO),MCAO是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的缩写形式,中文意思为中脑动脉栓塞。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是经颈内动脉入颅并插入大脑中动脉,从而阻塞大脑中动脉供应脑一侧半球的血供。简单描述为将鱼线从颈动脉插入,一直前进到大脑中动脉的位置。但这种模型无法模拟真实脑梗血栓形成与溶栓治疗。因此,对于应用溶栓药物治疗,只能选择开颅后,将凝血酶(促进血栓形成)注射入大脑中动脉分叉的局部,或者在体外形成血凝块,从颈内动脉打入,随血流栓塞在大脑中动脉处。这两种制作方法,较为复杂,且动物死亡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可溶栓的脑卒中模型制作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节约时间,还能提高制作模型的成功率,本发明还提供微创可溶栓的脑卒中模型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创可溶栓的脑卒中模型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小鼠麻醉,在小鼠身下放置恒温毯,在小鼠颈正中间位置剪开刀口,将胸锁乳突肌牵开,暴露颈总动脉和颈分岔;
将磁铁放置于颈总动脉下方,并用钛金属动脉瘤夹暂时夹闭颈外动脉,吸取凝血酶磁珠,注射入尾静脉,所述凝血酶磁珠为羧基化磁珠与凝血酶反应形成的带凝血酶的磁珠,在颈总动脉处聚集的凝血酶磁珠与流动的血液形成颈动脉血栓,移去磁铁,镊子轻夹血栓,向上移动;
缝合颈部皮肤,形成脑卒中模型。
优选地,小鼠进行麻醉时,将小鼠放置于气麻机的麻醉诱导盒中,通入麻醉剂。
优选地,所述麻醉剂为异氟烷,流量为1.5%-2%,所述恒温毯的温度设置为37±0.2℃,温度影响血栓的形成,需要控制温度。
优选地,所述吸取凝血酶磁珠的体积为150ul-160ul。
优选地,所述颈总动脉血栓形成的时间为3-5min。
优选地,所述刀口长度为1-1.5cm,所述磁铁为圆形,直径为2mm。
优选地,所述的凝血酶磁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磁珠活化:将羧基化磁珠通过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试剂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试剂混合激活,后放置于2-(N-吗啉)乙磺酸缓冲溶液中,再进行混匀,得到活化后的磁珠;
S2.凝血酶与活化磁珠链接:将步骤S1中得到的活化后的磁珠用2-(N-吗啉)乙磺酸缓冲溶液清洗,随后加入凝血酶,再进行混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52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