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贴玻璃的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5392.6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4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博彦;庄敬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钻(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9J163/00;C09J157/02;C09J11/06;C09J11/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刘小勤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贴 玻璃 光学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贴玻璃的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粘贴玻璃的光学胶按照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制备得到:聚氨酯30%‑40%、环氧树脂10%‑30%、全氧化石油树脂10%‑25%、氨基甲酸酯5%‑15%、丙烯酸树脂1%‑10%、乙酸乙酯1%‑10%、丙酮1%‑10%和聚酯丙烯酸酯UV树脂1%‑10%。所述粘贴玻璃的光学胶可以实现TAC、PC、PA、PET、PMMA、偏光膜、PVA、变色膜等材质与玻璃镜片牢固结合,能有效地提高贴合后镜片的耐冲击性、耐碎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粘贴玻璃的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光学胶是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如镜头等)的特种胶粘剂,其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传统的光学胶比较容易实现树脂镜片之间的结合,这是由于树脂本身为有机聚合物,与光学胶常采用的有机硅胶、丙烯酸型树脂及不饱和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等胶粘剂的组分类似,容易与树脂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树脂之间的粘贴。
玻璃镜片是不同于树脂的另一大类光学元件,光学玻璃的光学性质优越,不容易划花,折射率高,其透光率和机械化学性能都比较好,有恒定的折射率、理化性能稳定等优势。然而,玻璃难以粘贴,尤其是作为镜片,要实现薄层之间的牢固贴合,且贴合后能够耐受冲击不被破坏,非常困难。常规的树脂镜片用胶粘剂,如果运用在玻璃镜片与其他材质薄层结合,徒手就可以剥离开,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专利申请CN105713550A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光学器件的紫外光固化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用于玻璃光学器件的紫外光固化光学胶包含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接枝改性率在50%以上的含硫聚氨酯接枝改性含硫环氧丙烯酸酯40~90份,活性稀释剂10~55份,光引发剂1~5份。其中,含硫聚氨酯接枝改性含硫环氧丙烯酸酯制备工艺复杂,限制了大量生产运用。
专利申请CN108949044A公开了一种手机玻璃屏幕保护膜OCA光学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含可交联基团的饱和聚丙烯酸酯20-40份、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15-25份、巯基酯树脂10-15份、乙酰胺1-5份、六甲基磷酰二胺2-7份,2,3-环氧基环环戊基醚3-8份,四乙基米氏酮1-6份,脂肪族二乙醇酯4-8份,三疏基丙酸异辛酯5-10份,纳米氧化锌1-5份,纳米二氧化硅2-6份,对羟基苯甲醚1-7份、引发剂0.1-1.0份。这种光学胶用在手机玻璃屏幕保护膜的粘贴上,粘贴强度有限,在外力冲击下,手机贴膜容易出现与屏幕分离问题,即不耐冲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光学胶不能很好地贴合玻璃与其他材质,提供一种粘贴玻璃的光学胶,对于TAC、PC、PA、PET、PMMA、偏光膜、PVA、变色膜等材质与玻璃镜片结合牢固好,能有效地提高贴合后镜片的耐冲击性、耐碎性和安全性,同时有效解决玻璃镜片不易上染渐进色或上染工艺困难,效果不佳等。
本发明中各组分相互配合,以实现玻璃和不同材质之间以层叠方式紧密结合,其中,当采用聚氨酯、环氧树脂、全氧化石油树脂和聚酯丙烯酸酯UV树脂复配,胶体黏度过高,对玻璃层和TAC层的粘贴效果差;在此基础上,以丙烯酸树脂替换环氧树脂,虽然可以改善黏度,但是,经过干燥后的粘接部位容易松动,持久性较差。发明人经过不断摸索,最终开发的光学胶配方为:聚氨酯30%-40%、环氧树脂10%-30%、全氧化石油树脂10%-20%、氨基甲酸酯5%-15%、丙烯酸树脂1%-10%、乙酸乙酯1%-10%、丙酮1%-10%和聚酯丙烯酸酯UV树脂1%-10%。上述配方中,氨基甲酸酯对促进聚酯丙烯酸酯UV树脂与体系的融合,提高胶体的粘结力具有独特优势,二者配合使得光学胶可以实现玻璃与不同材质基材之间的层状粘贴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钻(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钻(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53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洗洁精膏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肉串自动穿串、切割机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