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粉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5630.3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4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阎小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阎小维 |
主分类号: | B02C1/00 | 分类号: | B02C1/00;B02C23/02;B02C23/10;B02C23/18;B01D46/1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262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建筑 垃圾 回收 处理 粉碎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粉碎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粉尘四处飞散的环保型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粉碎装置。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环保型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粉碎装置,包括有底架、支架、下料斗、粉碎机构和送料机构,底架的顶部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嵌有下料斗,底架上远离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粉碎机构,底架上靠近支架的一侧设置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与粉碎机构固接。本发明通过粉碎机构和送料机构可完成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通过吸尘器可对建筑垃圾处理时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如此可防止粉尘四处飞散,给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
建筑在拆除后,会产生大量的大块建筑垃圾,当需要使用建筑垃圾做填充物时,需要对大块的建筑垃圾进行粉碎,目前在对建筑垃圾进行粉碎时,大多采用现有的粉碎机对大块的建筑垃圾进行粉碎处理,而现有的粉碎机对建筑垃圾进行粉碎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四处飞散会造成粉尘污染。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我们研发一种能够防止粉尘四处飞散的环保型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粉碎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粉尘四处飞散的环保型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粉碎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环保型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粉碎装置,包括有底架、支架、下料斗、粉碎机构和送料机构,底架的顶部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嵌有下料斗,底架上远离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粉碎机构,底架上靠近支架的一侧设置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与粉碎机构固接。
更为优选的是,粉碎机构包括有安装架、支撑架、粉碎箱、挡料板、粉碎架、粉碎板、安装座、减速电机、圆盘、摆动板和摆动座,安装架连接在底架上远离支架的一侧,安装架上固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与底架固接,安装架和支撑架的顶部之间固接有粉碎箱,粉碎箱的侧壁下部固接有挡料板,安装架的顶部滑动式设有粉碎架,粉碎架与粉碎箱滑动式设置,粉碎相上远离粉碎架的一侧固接有粉碎板,安装架上靠近粉碎箱的一侧固接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圆盘,圆盘的侧壁上转动式连接有摆动板,粉碎架的侧壁上固接有摆动座,摆动座与摆动板转动式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送料机构包括有齿条、第一支板、第一转轴、第一输送辊、第一带轮、第二支板、第二转轴、第二输送辊、输送带、支撑台和传动部件,齿条固接在粉碎架上远离摆动座的一侧,底架上靠近安装架的一侧固接有两个第一支板,两个第一支板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第一输送辊,第一转轴上靠近第一输送辊的一侧固接有第一带轮,底架上靠近支架的一侧固接有两个第二支板,两个第二支板之间转动式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二输送辊,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之间绕有输送带,底架上固接有支撑台,支撑台位于两个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支撑台的上部位于输送带的内侧,第一转轴下侧的一侧第一支板侧壁上设置有传动部件,传动部件与第一带轮配合。
更为优选的是,输送带为金属履带。
更为优选的是,传动部件包括有L形板、第三转轴、单向轴承、直齿轮、第一锥齿轮、第四转轴、第二锥齿轮、第二带轮和第一皮带,L形板固接在一侧第一支板的侧壁上,L形板位于第一转轴的下侧,L形板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的一端固接有单向轴承,单词轴承上安装有直齿轮,直齿轮与齿条相啮合,第三转轴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转轴下侧的一侧第一支板上转动式安装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四转轴上靠近第二锥齿轮的一侧固接有第二带轮,第二带轮与第一带轮之间绕有第一皮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阎小维,未经阎小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5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