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防脱落插座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5854.4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李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军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502;H01R13/52;H01R13/627;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脱落 插座 | ||
一种多功能防脱落插座,包括:支撑机构、锁死机构、固定机构和接线机构及其他零件;所述支撑结构可以把整体固定在墙体上开好的孔中;所述支撑机构上设有一个锁死机构,锁死机构控制支撑机构的开合,并可以保证锁死,不会因长时间使用造成整体脱落;固定机构可以固定或松开标准插座;标准插座有多种标准,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国家地区的插头,极大的增加了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和适用性;接线机构安装在后端,与标准插座内部电路接通,接线机构具有能快速接线的功能,提高了安装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防脱落插座。
背景技术
插头和插座作为用电设备和电源间不可缺少的连接装置,随着科技发展,各种电子、电气设备的插头和插座也随着使用要求的不同,而具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但现有的插座安装方式普遍比较繁琐,暗盒安装难度大,而且安装不牢固,容易脱落,而且适用性不高;所以需要一种多功能防脱落插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防脱落插座,以解决现有的插座功安装方式繁琐,而且容易脱落的问题。
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防脱落插座,包括:外壳a、外壳b、外壳c、挡板、标准插座、封板a、支撑机构、锁死机构、固定机构和接线机构;所述的外壳a是中空结构,外壳a上的四个面的两侧都开有小孔;外壳b固定安装在外壳a的内部,外壳b的四周设有圆孔,圆孔上安装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可以把整体固定在墙体上开好的孔中;
所述其中一个支撑机构上设有锁死机构,锁死机构控制支撑机构的开合,并可以保证锁死,不会因长时间使用造成整体脱落;外壳c固定安装在外壳b的内部,外壳c的内部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与标准插座配合使用,可以固定或松开标准插座,方便切换标准插座;
所述挡板固定安装在外壳c的一端;标准插座安装在外壳c的内部,标准插座有多种标准,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国家地区的插头,极大的增加了产品的适用性;封板a安装在标准插座的一端,封板a有普通版和防水板,增加了安全性和适用性;接线机构安装在外壳a的后端,与标准插座内部电路接通,接线机构具有能快速接线的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锥齿轮、支架、连杆、托板、偏心轮和顶板;所述的锥齿轮转动安装在外壳b内部的圆孔上,四个锥齿轮互相啮合;偏心轮转动安装在外壳b的外侧,偏心轮与内侧锥齿轮固定连接;支架有两个,支架相向滑动安装在外壳b和外壳a的夹层内,支架的一侧的多个杆与外壳a上的开孔滑动连接,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圆柱,圆柱与偏心轮上的圆柱通过与其转动连接的两个连杆连接;在处于外壳a的一面上的两个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托板,托板上安装有顶板,顶板有多种型号,可以使本产品适应多种不同材质的墙面开孔,极大的增加了产品的使用情景。
进一步地,所述的锁死机构包括:直齿轮、齿条、螺纹杆、棘轮、撞针、弹簧b、棘爪和弹簧c;所述的偏心轮固定安装在一个锥齿轮的一端,位于外壳c与外壳b的夹层内;齿条滑动安装在外壳b的内部,齿条与外壳b啮合,齿条的一侧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螺纹;螺纹杆转动安装在外壳b内的圆孔内,螺纹杆与齿条螺纹配合;棘轮固定安装在螺纹杆的一端;撞针滑动安装在外壳b上的圆孔内,撞针上设有固定安装的弹簧b,弹簧b的另一端与挡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棘爪转动安装在外壳b内的圆孔上,棘爪与棘轮契合,棘爪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弹簧c,弹簧c的另一端与外壳b固定连接,棘爪上设有凹槽,凹槽与弹簧b的一端契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限位架、弹簧a、按钮和卡扣;所述的限位架滑动安装在外壳c的夹层内,限位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a,弹簧a的另一端与外壳c固定连接;按钮的一端与限位架固定连接,卡扣有多个,卡扣的一端与外壳c的内部固定连接,卡扣是柔性材料的弹片,卡扣穿过外壳c内层上的凹槽伸入外壳c的内部,可与标准插座卡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军,未经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58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