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仪表测量精度检测用液体介质的压力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6504.X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9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27/00 | 分类号: | G01L27/00;G05D16/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仪表 测量 精度 检测 液体 介质 压力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压力仪表测量精度检测用液体介质的压力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机电一体化及压力仪表的测量精度检测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包括:直线驱动装置、液体压力调节装置、标准表、被检测表、排气补液装置、控制器、操作控制台;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液体压力调节装置与直线驱动装置动力连接;所述排气补液装置分别连接于液体压力调节装置与液体管路;所述控制器与标准表连接;所述操作控制台与控制器通过数据线通信连接。本发明能对液体压力调节装置输出液体介质进行精确控制,可以同时满足低压至高压仪表检测的高精度需求,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压力控制精度高等特点,具备良好的性价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一体化及压力仪表的测量精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压力仪表测量精度检测用液体介质的压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规定,指针式机械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压力开关、数字压力计、压力传感器、I/P控制器/定位器等仪表仪器(以下统称:仪表) 均需要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其测试出的数据能达到所要求的精度要求;计量检测需要在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检测合格的仪表将获得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计量检定证书计量校准证书。
仪表的量程有高有低,检测时均需要产生所需的压力,压力可由气体(压缩空气、氮气等)或液体(油、水等)等介质产生,检测时需要在介质压力达到各个检定点时读取被测仪表的读数,进而确定测试精度是否合格。因此,检测过程中需要将介质压力精确地控制达到各个检定点的值,并要能进行停顿保压。
传统的手动打压的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且由于很难一次性将压力准确地控制到各个检定点的压力,所以对检测的准确度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出于安全等原因,气体介质自动压力源一般只能提供6MPa左右的压力,无法满足高压与超高压仪表的检测需求。而“气驱液”等高压压力源也存在着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且需要外接气源或配备打压泵等弊端。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自动压力源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且需要外接气源或配备打压泵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压力仪表测量精度检测用液体介质的压力控制系统,包括:直线驱动装置、液体压力调节装置、标准表、被检测表、排气补液装置、控制器、操作控制台;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与控制器通过第一导线连接;所述液体压力调节装置与直线驱动装置动力连接,所述液体压力调节装置通过直线驱动装置来输出相应的压力的液体介质;所述被检测表与所述标准表均通过液体管路连接于液体压力调节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排气补液装置分别连接于液体压力调节装置与液体管路,所述排气补液装置用于将液体介质中的空气排出以及补充液体介质;所述控制器与标准表通过第二导线连接并通过控制器获取标准表的实时压力;所述操作控制台用于设定检定点的数量与检定点的压力,所述操作控制台与控制器通过数据线通信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平移机构、伸缩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平移机构连接,所述平移机构用于将电机的转动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由伸缩轴对外输出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压力调节装置包括:液压缸、柱塞,所述柱塞与伸缩轴通过轴连接套连接,通过伸缩轴的往复运动使得柱塞在液压缸内做往复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补液装置包括:第一阀门、液体输送泵、液体储槽、回液管、第二阀门;所述回液管一端连接于液压缸上,另一端连接于液体储槽,所述液体管路通过液体输送泵与液体储槽连接,所述第一阀门设于液体管路上,所述第二阀门设于回液管上,所述第一阀门包括单向阀、电磁阀,所述第二阀门包括电磁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管路连接于液压缸的输出端,所述被检测表、标准表连接于液体管路上且所述被检测表、标准表压力保持一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准表、被检测表均包括:压力变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