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光度的手机摄像头用镜片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7054.6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0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柯平;张梓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鸿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0 | 分类号: | G02B1/10;G02B1/11;G02B1/18;B08B3/12;C03C1/00;C03C17/34;C03B27/00;C03B25/00;B24B1/00;B28D1/00;B28D1/24;B28D7/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光 手机 摄像头 镜片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光度的手机摄像头用镜片及其生产工艺,包括钢化玻璃层、织网、蓝宝石纳米层、软性纤维层、AR‑减反射层和AF防指纹层,生产工艺包括,步骤一,玻璃制备;步骤二,开料分片;步骤三,CNC成型;步骤四,边缘棱抛;步骤五,研磨抛光;步骤六,强化处理;步骤七,清洗浸泡;步骤八,超声清洗;步骤九,表面镀膜;步骤十,清洗包装;该发明通过多层复合膜的使用,使该手机摄像头用镜片具有防指纹、防划痕和高强度等特点;通过抛光工艺和清洗工艺对镜片的多次抛光和清洗加工,提高了该手机摄像头用镜片的透光度;通过在手机摄像头用镜片侧面设置织网,增加了结构强度和安装摩擦力,便于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透光度的手机摄像头用镜片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手机摄像头作为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市场上对于一些手机摄像头用镜片有了一定的要求;但是,现有的手机摄像头用镜片生产加工使用的清洗工艺较为简单,使得手机摄像头用镜片的透光度较差,且不便于安装;因此,现阶段发明出一种高透光度的手机摄像头用镜片及其生产工艺是非常有意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透光度的手机摄像头用镜片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透光度的手机摄像头用镜片,包括钢化玻璃层、织网、离型膜、蓝宝石纳米层、软性纤维层、AR-减反射层、AF防指纹层、光学胶水层和阻尼胶水层,所述钢化玻璃层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织网,所述钢化玻璃层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AF防指纹层,所述AF防指纹层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离型膜,所述钢化玻璃层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软性纤维层,所述软性纤维层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AR-减反射层,所述AR-减反射层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蓝宝石纳米层,所述蓝宝石纳米层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光学胶水层,所述光学胶水层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阻尼胶水层。
一种高透光度的手机摄像头用镜片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玻璃制备;步骤二,开料分片;步骤三,CNC成型;步骤四,边缘棱抛;步骤五,研磨抛光;步骤六,强化处理;步骤七,清洗浸泡;步骤八,超声清洗;步骤九,表面镀膜;步骤十,清洗包装;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进行称取68-70份的石英砂、8-10份的石灰石、2-3份的长石、5-6份的纯碱、3-5份的硼酸、5-7份的芒硝、1-2份的AF材料、1-1.5份的AR材料、0.5-1份的蓝宝石粉末、1-1.5份的光学胶水材料、1-1.5份的阻尼胶水材料和0.8-1.5份的软性纤维材料;将称取的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和芒硝进行粉碎,随后将粉末均匀混合搅拌之后投入玻璃熔窑,随后将熔融的浆料投入平拉机中进行成型,然后进行退火和平衡应力之后,得到平板玻璃备用;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首先利用气枪将开料台面吹干净,随后在台面上铺设一张洁净完整的宣纸,随后将步骤二中生产的平板玻璃放到开料台上,使得平板玻璃的边缘处和机台的边角对齐,随后按下启动键,机器按照预定的尺寸对平板玻璃进行裁剪,裁剪完成后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干净后备用;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裁剪清洗完成后的玻璃放到精雕机中,利用刀头对玻璃进行CNC精雕处理,得到尺寸精准的手机摄像头用镜片半成品,随后利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灰尘和碎渣;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三中CNC精雕完成的镜片半成品放到加工台面上,利用猪毛和抛光粉对镜片半成品的边缘进行棱抛处理,处理完成后备用;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将步骤四中棱抛完成后的镜片半成品放入双面抛光机,随后加入抛光粉,进行双面研磨抛光,完成后利用超声波清洗干净后备用;
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五中研磨抛光完成的镜片半成品投入钢化炉中进行加热,完成后进行退火处理,之后再次加热,再次退火,快速冷却,形成钢化玻璃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鸿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鸿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