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除垢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7906.1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7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梁平华;冯常;张志刚;高永明;窦普;陈志波;廖礼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4B27/04 | 分类号: | B24B27/04;B24B5/40;B08B9/05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除垢 机器人 | ||
1.一种管道除垢机器人,其特征是:由前驱动轮组件(1)、机器人本体框架(2)、打磨除垢组件(3)和后支撑轮组件(4)组成,所述前驱动轮组件(1)安装在机器人本体框架(2)的一端面,后支撑轮组件(4)安装在机器人本体框架(2)的另一端面,打磨除垢组件(3)同轴安装在机器人本体框架(2)上,可相对机器人本体框架(2)周向旋转;
所述前驱动轮组件(1)由驱动轮(5)、驱动轮销轴(6)、臂叉(7)、扭簧(8)、臂叉销轴(9)、主同步带轮(10)、从同步带轮(11)、同步带(12)、蜗轮(13)和中心蜗杆(14)组成,以蜗杆(14)为中心,前驱动轮组件(1)至少包含三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动力组件;
所述驱动轮(5)和从同步带轮(11)通过驱动轮销轴(6)安装在臂叉(7)的末端;臂叉(7)、扭簧(8)、主同步带轮(10)和蜗轮(13)通过臂叉销轴(9)安装在机器人本体框架(2)上,从所述驱动轮(5)到臂叉销轴(9)之间的部分至少有三组,等间隔地安装在机器人本体框架(2)的端面上;
所述从同步带轮(11)和驱动轮(5)是共轴连接的;所述主同步带轮(10)通过同步带(12)将动力传递至从同步带轮(11);所述主同步带轮(10)又通过臂叉销轴(9)与蜗轮(13)连接;蜗轮(13)和臂叉(7)安装在机器人本体框架(2)上,通过扭簧(8)一端作用在臂叉(7)上另一端作用在机器人本体框架(2)上,臂叉(7)始终具有向外张开的趋势,使驱动轮(5)能始终紧贴管道内壁面;
所述机器人本体框架(2)由驱动轮支架(15)、外壳(16)、行走电机(17)、除垢电机支架(18)和支撑轮支架(19)组成,所述行走电机(17)位于外壳(16)中安装在驱动轮支架(15)上;行走电机(17)的出轴与蜗杆(14)连接固定;所述除垢电机支架(18)是中空的台阶轴结构,较大的端面上开有放射状的走线槽,圆周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外壳(16)上设有螺钉沉孔,两端分别与驱动轮支架(15)、除垢电机支架(18)连接固定;所述支撑轮支架(19)的中心孔为内螺纹孔,与除垢电机支架(18)上的外螺纹段适配连接;驱动轮支架(15)和支撑轮支架(19)上都设有至少3组均匀分布的铰链座,分别用于安装前驱动轮组件(1)和后支撑轮组件(4);
所述打磨除垢组件(3)由复位拉簧(20)、除垢电机定子(21)、转子轴承(22)、除垢电机转子(23)和除垢甩块(24)组成,所述除垢电机定子(21)安装在除垢电机支架(18)上,通过转子轴承(22)及端部的支撑轮支架(19)旋紧固定;所述除垢电机转子(23)安装在转子轴承(22)的外圈上,外侧设有一组或多组环形槽;所述除垢甩块(24)嵌入除垢电机转子(23)的环形槽内,根部通过铰链连接,并在复位拉簧(20)作用下保持向内收紧趋势;
安装在转子轴承(22)上的除垢电机转子(23)及其上的除垢甩块(24)、复位拉簧(20)相对机器人本体是可旋转的;除垢电机转子(23)的内侧圆柱面上嵌有永磁铁,通过除垢电机定子(21)产生旋转磁场驱动除垢电机转子(23)旋转;
所述后支撑轮组件(4)由支撑轮支架(19)、支撑摆轴(25)、臂叉(7)、支撑轮轴(26)、支撑轮(27)和扭簧(8)组成,所述支撑轮支架(19)内圆面上设有内螺纹,除垢电机支架(18)的外圆面上设有外螺纹,二者适配连接固定;至少3组臂叉(7)通过支撑摆轴(25)等间隔安装在支撑轮支架(19)上;支撑轮(27)通过支撑轮轴(26)安装在臂叉(7)末端;扭簧(8)安装在支撑摆轴(25)上,一端压在臂叉(7)上,另一端压在支撑轮支架(19)上;
所述打磨除垢组件(3)中的除垢电机转子(23)相对机器人本体在周向旋转浮动,除垢电机转子(23)旋转时,除垢甩块(24)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甩出,除垢甩块(24)上的锯齿部分打磨管道内壁,实现管道除垢;除垢甩块(24)在周向至少2组且等间隔分布,在轴向为1组或多组;除垢甩块(24)末端有用于打磨除垢的锯齿状打磨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9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