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金属离子-酞菁/聚多巴胺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7909.5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8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常金明;钟琴;廖运文;高和军;陈意;徐洲;范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9/14;A61K47/34;A61P31/04;A61K33/30;A61K33/3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胡东东 |
地址: | 637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金属 离子 酞菁 多巴胺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金属离子-酞菁/聚多巴胺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可溶性金属盐、酞菁化合物、多巴胺盐酸盐在混合溶液中混合,常温下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含有金属离子-酞菁/聚多巴胺配位复合物的配位复合物溶液;其中,可溶性金属盐为可溶性铜盐或/和可溶性锌盐;
S2、用Tris溶液调节配位复合物溶液的pH值至8.0-10.0,然后在持续搅拌过程中,利用带400nm截止滤光片的氙灯辐照配位复合物溶液一段时间,促进复合物中多巴胺氧化聚合,离心收集沉淀,用水和乙醇交替洗涤,干燥即得金属离子-酞菁/聚多巴胺纳米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金属离子-酞菁/聚多巴胺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为纯水与N’N-二甲基甲酰胺或与二甲基亚砜或与乙醇或与甲醇的混合,其体积比为(1.5-9):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金属离子-酞菁/聚多巴胺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铜盐为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金属离子-酞菁/聚多巴胺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可溶性金属盐为可溶性铜盐时,可溶性铜盐、酞菁化合物、多巴胺盐酸盐的质量比为(1.5-3):(3-20):(3-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金属离子-酞菁/聚多巴胺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锌盐为氯化锌、硫酸锌、硝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金属离子-酞菁/聚多巴胺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酞菁化合物中含有邻苯二酚结构,酞菁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式中,M为Zn2+、Co2+、Cu2+或Ni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金属离子-酞菁/聚多巴胺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酞菁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Ⅱ)所示:
式中,M为Zn2+、Co2+、Cu2+或Ni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金属离子-酞菁/聚多巴胺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氙灯光照强度为0.5-9W·cm-2,光照反应时间为1-3h。
9.一种抗菌金属离子-酞菁/聚多巴胺纳米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酞菁/聚多巴胺纳米球通过上述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金属离子-酞菁/聚多巴胺纳米球具有化学动力和光动力抗菌活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菌金属离子-酞菁/聚多巴胺纳米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酞菁/聚多巴胺纳米球的粒径为60-3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师范大学,未经西华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9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