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导增量法的变步长光伏MPPT优化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8485.4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雨泽;魏静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导 增量 步长 mppt 优化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导增量法的变步长光伏MPPT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定光伏阵列的参考电压Uref,设定循环参数n的初始值,n为正整数,ni+1=0,紧接着执行步骤2;
步骤2:对第k个工作周期的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U(k)和输出电流I(k)进行采集,并根据输出的电压U(k)和电流I(k)计算其第k个工作周期的功率值P(k),并进一步计算出第k个工作周期的功率值P(k)与第k-1个工作周期的功率值P(k-1)之间的功率偏差值△P(k),令△P=P(k)-P(k-1),同理得到△U=U(k)-U(k-1),接着执行步骤3;
步骤3:比较偏差值的模和上一工作周期的功率比值|△P|/P(k-1)与设定的阈值△Ptol,若则继续执行步骤4,则执行步骤1,重新采样输出电压U(k)和输出电流I(k);
步骤4:比较功率偏差值的绝对值|△P|和设定的第一正数阈值ε,借若|△P|ε,接着执行步骤5,开始寻找本轮周期的MPPT,否则若|△P|ε,则说明已工作于最大功率点,则记录该局部最大功率点,接着执行步骤11;
步骤5:增量扰动的步长Step随程序的差商变化而变化,设定增量扰动的步长接着执行步骤6;
步骤6:计算出第k个工作周期的功率值I(k)与第k-1个工作周期的功率值I(k-1)之间的功率偏差值△I(k),令△I=I(k)-I(k-1),且步骤二已知△U≠0,接着执行步骤7;
步骤7:当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导增量与瞬间电导的和大于0时,应增加太阳能电池板工作电压,使其达到最大功率点;若则执行步骤8。否则若时,工作点位于与MPPT右侧,应减小太阳能电池板工作电压,使其达到最大功率点(MPP),接着执行步骤9;
步骤8:更新参考电压,Uref=Uref+Step,占空比D相应更新,PWM信号的第k+1个工作周期中所述的PWM信号的占空比D(k+1)进行赋值以供第k+1个所述工作周期计算使用,接着执行步骤10;
步骤9:更新参考电压,Uref=Uref-Step;占空比D相应更新,计算出的第k+1个工作周期中所述升降压变换器的PWM信号的占空比D(k+1)进行赋值以供第k+1个所述工作周期计算使用,接着执行步骤10;
步骤10:判断若Urefni*0.9*Uoc,则执行步骤12,若否,则执行步骤1,初始化Uref重新寻找下一周期的MPP;
步骤11:记录局部最大功率点,Pmax、Umax,接着执行步骤12;
步骤12:计数ni+1=ni+1+1,接着执行步骤13;
步骤13:判断当前是否已经记录下m个局部最大功率点,若ni+1=m,则执行步骤14;否则重新记录下一周期的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U(k)和I(k),重启程序执行步骤1;
步骤14:比较优化算法所记录的所有局部最大功率点,找出全局最大功率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导增量法的变步长光伏MPPT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参考电压Uref=ni*0.75Uo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导增量法的变步长光伏MPPT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Ptol根据光伏电池板最大额定功率来参考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导增量法的变步长光伏MPPT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第一正数阈值ε为大于0的正实数,取值范围为[0.2-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导增量法的变步长光伏MPPT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dP=P(k)-P(k-1),dU=U(k)-U(k-1),系数N是在设计时调整步长的尺度因子,缩放因子N通过来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导增量法的变步长光伏MPPT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9中,预设步长D=Dmax,Dmax为最大跟踪步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84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