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载供电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8522.1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3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飞;王莹;梁劲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范坤坤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电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载供电控制电路,该板载供电控制电路包括:滤波电路、供电开关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多级推举升压电路、电压监控过压保护电路、信号采集电路和控制电路;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供电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供电开关电路用于根据控制端的控制信号断开或者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线路;自激振荡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供电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自激振荡电路用于产生方波信号;多级推举升压电路用于抬升电压;控制电路用于控制供电开关电路。本发明提供一种板载供电控制电路在实现大电流供电的过程中保证了供电电路的安全和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车辆电子控制单元的供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板载供电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的传统供电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这种传统供电控制电路集成了保险丝和控制继电器,当钥匙开关旋转到ON档时,ECU控制继电器闭合,此时蓄电池为ECU供电,如果电流过载,保险丝将会切断供电电路。
但随着车辆对于电控系统的集成化、可靠性、成本的要求不断提升,采用如图1所示的外部继电器进行供电控制的电路存在诸多弊端,继电器的寿命短及可靠性差、继电器的体积大、线束成本高等是现今车辆电控系统设计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载供电控制电路,实现板载供电控制电路的过压和恒压调整,在实现大电流供电的过程中保证了供电电路的安全和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载供电控制电路,该板载供电控制电路包括:滤波电路、供电开关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多级推举升压电路、电压监控过压保护电路、信号采集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所述供电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所述供电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供电开关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端的控制信号断开或者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线路;所述自激振荡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用于产生方波信号;所述多级推举升压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多级推举升压电路用于抬升电压;所述电压监控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电压监控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钥匙开关,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供电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和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多级推举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电压监控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供电开关电路。
可选地,所述滤波电路包括π型滤波电路。
可选地,所述供电开关电路包括:反接保护单元,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电连接,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和所述第一电阻并联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所述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电阻分别并联在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和阳极,反接保护单元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作为所述供电开关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分别作为所述供电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和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二极管为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为稳压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85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