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锦纶阻燃迷彩伪装织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8866.2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冯晶晶;党一哲;陈士强;刘夺奎;冯秀文;王会岭;万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3/24 | 分类号: | D06P3/24;D06M15/673;D06P1/39;D06P1/649;D06P1/653;D06P5/02;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锦纶 阻燃 迷彩 伪装 | ||
本发明涉及锦纶阻燃迷彩伪装织带,该织带的生产工艺包括漂练去油、染底处理、印花、焙烘蒸化固色及阻燃浸轧整理工序,其中印花的具体工艺是:采用平网刮刀与织带垂直,一次印刷多条织带,每个印花花色网框采用单独的电机控制,每个颜色的刮刀能重复刮印两次或两次以上,确保图案的清晰度和均匀度以及色牢度,并且每个花色对应一节烘箱,每印一个花色进行一次烘干处理,之后再进行下一个花色的印制。该织带以锦纶6或者锦纶66为原料的锦纶阻燃迷彩伪装织带,使得锦纶6或者锦纶66织带具备阻燃兼并迷彩伪装、拒水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锦纶迷彩织带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锦纶阻燃迷彩伪装织带。
背景技术
市场上有涤纶、锦纶织带,还有锦纶56的伪装织带,锦纶56是生物基化学纤维材料,具有吸湿排汗佳、耐热、低温柔软、耐磨性能强、染色性优异等优点,但由于锦纶56不能产业化生产,在面对部队有大量采购需求时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且锦纶56的强度和耐低温性相对锦纶6或66还具有一定差距,进而限制了其在军工织带领域的使用。
市场上存在的锦纶迷彩织带普遍为油墨转移、或者喷涂印花为主,日晒、刷洗比较差,特别是在部队在高原地区训练,织带表面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变色或者褪色现象严重,油墨涂料为易燃品,阻燃整理存在困难,整体无法满足现役装备对织带日晒色牢度、阻燃的基本要求。由于部队换装以及迷彩伪装的特殊需求,作训服、装具、织带花型和光谱保持一致。对高强锦纶迷彩织带提出了研发要求,材料要求为锦纶6或者锦纶66,而对于锦纶6或者锦纶66相对于锦纶56印花更加困难。
除了要解决锦纶6/66的印花难题,还要解决阻燃、拒水的问题,目前各种织带阻燃主要采用反复浸轧的阻燃工艺,由于需要水溶性类的阻燃剂,普遍采用环保型无卤磷酸酯和磷酸盐类,普遍阻燃剂浸泡的方式进行生产,长时间浸泡,效率低,流程长,使用量大,一般达到较好的阻燃效果需要600~800g/L阻燃剂,用量大,成本高,而且磷酸脂类和磷酸脂盐类阻燃剂会产生迷彩织带变色、吸潮大的问题。
应部队强烈的换装需求,开发一种以锦纶6或者锦纶66为原料的锦纶阻燃迷彩伪装织带,满足装备需求,是迫切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锦纶6/66迷彩阻燃伪装织带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锦纶6或者锦纶66为原料的锦纶阻燃迷彩伪装织带,能够解决锦纶6/66印花的难题。使得锦纶6或者锦纶66织带具备阻燃兼并迷彩伪装、拒水的性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锦纶阻燃迷彩伪装织带,其特征在于,该织带的生产工艺包括漂练去油、染底处理、印花、焙烘蒸化固色及阻燃浸轧整理工序,其中印花的具体工艺是:
采用平网刮刀与织带垂直,一次印刷多条织带,每个印花花色网框采用单独的电机控制,每个颜色的刮刀能重复刮印多次,确保图案的清晰度和均匀度以及色牢度,并且每个花色对应一节烘箱,每印一个花色进行一次烘干处理,之后再进行下一个花色的印制。
阻燃浸轧整理工序的过程是:经过焙烘蒸化固色工序处理后的织带按照车速10-15m/min的速度进入浆槽,浆槽中含有阻燃液,阻燃液中阻燃剂占比为7~30%;浆槽液面要没过织带,后经过可气动调节的橡胶压辊,调节带液率,带液率控制在35-45%,后进入烘干箱,烘干温度140-180℃,然后冷却收带。
所述浆槽中阻燃剂与水的加入质量比为(0.8-2):10。
在阻燃浸轧整理工序中,浆槽内还加有防水剂,防水剂选择碳六或者碳八防水剂,阻燃剂和防水剂共浴,阻燃剂和防水剂、水的质量比为(25-30):5:70,采用一浸一扎烘干定型,获得具有防水和阻燃作用的锦纶阻燃迷彩伪装织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88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