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药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9082.1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3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段国腾;王晓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20/10 | 分类号: | G16H20/10;G16H7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薛平;周晓飞 |
地址: | 10003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药 管理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药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边缘侧用药管理平台获取用户的药方信息和用药方案信息;将药方信息发送给资源调度子系统,触发资源调度子系统根据药方信息触发药品调度出库,向智能配药设备配送药品;将药方信息和用药方案信息发送给智能配药设备,触发智能配药设备根据药方信息和用药方案信息配药并发送发药提示;将用药方案信息发送给用药监控子系统,触发用药监控子系统根据用药方案信息获取用户的用药结果信息;通过生理体征监测子系统检测用户用药后的生理指标。该方案可以全面的、完整的闭环管理整个用药过程,且整个用药过程自动化管理,有利于提升用药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药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药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样的,其中用药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一个需求,遵照医嘱的连续用药,并持续监控用药效果,将对慢病管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对于急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威胁其实更加巨大,国际社会一直高度重视慢病防控工作。而慢病的控制,主要的手段就是日常的药物管理。而老年人出于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往往不能准时、准量服药,也没法量化的对药效进行评估,增大了慢病管理的难度。
目前的社区以及家庭场景的用药提醒,缺乏有效监测用药情况的手段,无法实现包括用药需求与计划管理、药品调度配送、用药情况检测、用药后生理指标检测的整个用药管理的闭环,从而无法有效进行用药监测和药效评估。
常见的家庭药箱,一般只有用药提醒功能,通过声光电等手段,提醒老人服药。另外,老人还需要根据需要,手动配好每次服用的多种药,服药时自行取出,费事费力,自动化程度不高,容易出错。还有一些手机上的app,会对老人做一些用药管理、慢病管理的服务,仍然无法提供上述全闭环的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无法保证老人用药的依从性。
对于大型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场景,无法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需要人为处理药方、人为配药、人为送药和督促服用,占用人力巨大,也无法保证百分百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药管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低且缺少用药流程全闭环管理的技术方案、从而导致的用药管理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
通过边缘侧用药管理平台获取用户的药方信息和用药方案信息;
并将所述药方信息发送给资源调度子系统,触发所述资源调度子系统根据所述药方信息触发药品调度出库,并向智能配药设备配送药品;
将所述药方信息和所述用药方案信息发送给所述智能配药设备,触发所述智能配药设备根据所述药方信息和所述用药方案信息进行分类装填配药,并向用户客户端发送发药提示信息;
将所述用药方案信息发送给用药监控子系统,触发所述用药监控子系统根据所述用药方案信息获取用户的用药结果信息;
通过生理体征监测子系统检测用户用药后的生理指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药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低且缺少用药流程全闭环管理的技术方案、从而导致的用药管理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
边缘侧用药管理平台,用于获取用户的药方信息和用药方案信息,将所述药方信息发送给资源调度子系统,将所述药方信息和所述用药方案信息发送给智能配药设备,将所述用药方案信息发送给用药监控子系统;
所述资源调度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药方信息触发药品调度出库,向所述智能配药设备配送药品;
所述智能配药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药方信息和所述用药方案信息进行分类装填配药,并向用户客户端发送发药提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9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