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6-氨基青霉烷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9291.6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5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冉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市技师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37/06 | 分类号: | C12P37/06;C07D499/42;C07D499/18 |
代理公司: | 青岛恒昇众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32 | 代理人: | 田慧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青霉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氨基青霉烷酸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利用青霉素发酵液经过前处理工序获得处理后的青霉素发酵液;所述前处理工序包括破壁工序、释放工序、提取工序和分离工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摒弃了现有的6‑氨基青霉烷酸制备方法的后期使用大量使用乙酸丁酯、正丁醇等有机溶剂,创造性地将青霉素菌体利用几丁质酶进行破壁处理,将三氯乙酸通过去除细胞壁的原生质体,将原生质体内结合青霉素的结合蛋白进行变性清除,获得清除结合蛋白的青霉素;解决了发酵液中青霉素含量较低的问题;创造性地引入提取工序,进而进一步地提高发酵液中青霉素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6-氨基青霉烷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6-氨基青霉烷酸(6-aminopenicillanic acid,6-APA)为白色片状结晶,是合成各种半合成青霉素的重要中间体,用途很广。以此为原料进行化学结构修饰,接上不同结构的侧链,可以制造出对青霉素耐药菌敏感、抗菌谱更广的新的半合成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苯氧甲基青霉素,以及其它的具有更宽抗菌谱的各种半合成青霉素。
目前工业上去除青霉素侧链裂解成6-APA,主要有微生物酶催化裂解法和化学裂解法。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采用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生产6-APA,不仅工艺大为简化,经济效益明显,且可得到纯度较高的6-APA。近年来酶法逐渐成为工业上生产6-APA的主流。
化学裂解法:用于工业生产的化学裂解的工艺路线是:在极低的温度下,先将青霉素的羧基转变成硅酯保护起来,再使侧链上的酰胺活化,通过形成青霉素取代亚胺醚衍生物,然后在极温和的条件下,选择性地水解断链成6-APA。
生物酶催化法:在自然界中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高等真菌都可以产生青霉素酰化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在酶的菌株改良、发酵自动化、酶的大规模化、酶的固定化、反应器设计、后续工艺等各个领域同时取得进展,青霉素酰化酶用于6APA的制备已经非常成熟。固定化酶可以重复使用,容易从反应液中分离,可以有效防止对产物的蛋白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等。
专利号为201410208804.0的国家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由青霉素发酵液直接制备6-氨基青霉烷酸的方法,提供一种由青霉素发酵液直接制备6-氨基青霉烷酸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乙酸丁酯和正丁醇等有机溶剂的使用,提高了产品的收率,同时降低了制备过程中能量消耗,是一种绿色节能的6-氨基青霉烷酸生产方法,但是产量较低。
自然界产青霉素的菌种有多种,如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Chrysogenum)是一种高产青霉素的自然菌种,按照现有的青霉素生产工艺,青霉素发酵液中的青霉素有效计量大约为100000u/mL;但是一般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如产黄青霉菌中的青霉素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游离态形式,这种形式的青霉素可以透过细胞膜和细胞壁转移至发酵液中,也就是100000u/mL计量的主要来源形式,还有一种是以结合态的形式存在,这种青霉素与结合蛋白结合,无法透过细胞膜和细胞壁转移至发酵液中;
如果想利用这部分青霉素,就需要将细胞膜和细胞壁破坏后释放,但是这样的做法导致细胞内容物的释放,导致后续的分离工序中难以分离,且产品中含有少量的可溶性蛋白,影响了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6-氨基青霉烷酸的制备,能够有效的解决利用青霉素有效计量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6-氨基青霉烷酸的制备方法,利用青霉素发酵液经过前处理工序获得处理后的青霉素发酵液;
所述青霉素发酵液由产黄青霉发酵获得,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Chrysogenum),其微生物学特征如下:单菌落的形态为:菌落呈白色、圆形、中间凸起、菌落布满规则褶皱;孢子呈白色或灰白色,显微镜下孢子呈圆形。
所述前处理工序包括破壁工序、释放工序、提取工序和分离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市技师学院,未经济宁市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92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气氧化醇或醛制备酸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人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