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体向上测试计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9308.8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8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铃;章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鸿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体向上 测试 计数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体向上测试计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方法包括:基于视觉图像处理技术,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人体关键关节节点信息,进行连线计算,人体关建节点信息,由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图片传入计算机视觉技术模型库计算得出,现在使用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模型库也就是人体姿态估计模型,算法通过传入图片信息转换成姿态信息;解决男子考生引体向上,自动化考试计数系统的功能,提高考试效率,节省人力成本,提高考试成绩计数正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体向上测试计数方法、装 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引体向上是一种衡量学生体质的重要参考标准和项目,已经被列入中考 体测项目。目前,现有的引体向上计数方法,多为人工计数。人工计数,耗 时耗力、容易出错,误判。因此急需一种智能化计数设备及系统来代替传统 的人工计数,来减轻负担,提高效率,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存储考试过程信 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考试成绩纠纷,异议,提高体育考试成绩准确率,提 高自动化程度。
现有申请号为:CN202010191346.X;名称为:基于Quick-OpenPose模 型的引体向上测试计数方法及系统,就是基于图像视觉技术的引体向上监测 方法。该方法没有监测人体的静止状态开始引体,只是从通过监测手腕的关 节节点与单杆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起始帧,也没有监测人体的握杆方式,只是 通过判断手腕与单杆的距离,下巴与地面的距离,腿长及手长来判断是否伸 直。中考引体向上考试评分标准中,规定引体向上要正握杆,身体呈静止状 态后,开始做第一个引体向上,所以采用此方法获取到的引体向上数据正确 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引体向上测试计数方法、装置、 设备和介质,解决男子考生引体向上,自动化考试计数系统的功能,提高考 试效率,节省人力成本,提高考试成绩计数正确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体向上测试计数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考生身高确定考试杆位,准备姿势,连续获取姿势图像, 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姿势图像进行识别,匹配考生的模型数据库,并确定 初始姿态是否达到标准;若否,则提示考生哪个身体部分未准备好,待考生 调整姿态,重复步骤1;若是,则进行测试;
步骤2、连续获取姿态图片,分析姿态图片并计算夹角信息,各关键节 点的坐标值信息,下颏高度大于或等于横杆时,该姿态是否达到完成姿态标 准,若达到,则定义初始计数值为1,并进入步骤3;若没有达到,则判断 是否超过第一超时时间,若超过,则考试失败;若未超过,则重复步骤2;
步骤3、实时获取初始姿态,并判断是否超过第二超时时间,若超时, 则考试结束,显示成绩;若未超过第二超时时间且所获取的初始姿态达到标 准,则继续实时获取图片,并判断该姿态是否达到完成姿态标准,同时判断 获取初始姿态信息时间与本次获取图片的时间间隔是否超过第一超时时间, 若超过第一超时时间,则考试结束,显示成绩;若未超过第一超时时间,且 达到完成姿态标准,则计数值加1;若未超过第一超时时间,且未达到完成 姿态标准,则继续实时获取图片,并进行姿态判断;
重复步骤3,直至考试结束。
进一步地,所述初始姿态判断为:
右手腕节点、右肘节点以及右肩节点的连线是否达到第一预设角度值;
左手腕节点、左肘节点以及左肩节点的连线是否达到第二预设角度值;
右脚踝节点、右膝节点以及右臀节点的连线是否达到第三预设角度值;
左脚踝节点、左膝节点以及左臀节点的连线是否达到第四预设角度值;
右脚踝节点、右膝节点以及右臀节点的连线是否与颈部节点和中段节点 的连线平行,和/或,左脚踝节点、左膝节点以及左臀节点的连线是否与颈 部节点和中段节点的连线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鸿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恒鸿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93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