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钢退火密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9385.3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戚伟;刘鹏程;张宇龙;王强;喻光明;任虎明;黄斌;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威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尉月丽 |
地址: | 01400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钢 退火 密封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钢退火密封设备,包括台车、内罩和密封介质,所述台车的上端面设双层环形凹槽,所述内罩对应扣在所述双层环形凹槽内,所述密封介质位于所述双层环形凹槽内,所述内罩为下端口内径大于上端内径的梯度内罩。本发明通过双层密封圈,将传统整体的密封圈变为两部分,下部分为固定密封圈,上部分为活动密封圈,当活动密封圈变形损坏时可以及时更换,不需要拆除耐材,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通过提高内罩底部直径,扩展了变形空间,延长了内罩的使用时间,同时,加大了底部的空间,有利于保护气体的流动,减少了钢卷与料盘接触面的粘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钢连续退火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硅钢退火密封设备。
背景技术
硅钢是硅含量在0.5-5.0%的超低碳钢板。通过控制轧制方向和采用再结晶工艺生产的具有高斯织构的硅钢片称为取向硅钢片。取向硅钢片按制造工艺特点和磁性分为普通取向硅钢片(CGO)和高磁感取向硅钢片(Hi-B)。目前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流程为:炼钢→热连轧→常化、酸洗→冷轧过程→脱碳退火(渗氮)→取向硅钢高温退火→拉伸平整退火→激光刻痕→产品检验、分条、包装入库。
目前,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大多采用连续退火炉,其优点是钢卷和炉罩是放在台车上的,根据工艺要求,用液压推杆推进炉内,退火炉就像隧道,台车从一端推进,另一端推出,连续不间断的生产,生产周期短,机械化程度高,产量大,工人劳动强度低。隧道炉内的温度是从炉头到炉尾按产品工艺要求制定的,温度的布局由低到高,是恒定不变的,并且排出的废气温度也是恒定的,温度稳定性好,能耗低,整个工艺流程顺畅、合理。
台车在承载钢卷退火时,需要将钢卷置于工艺要求的气氛环境内,所以钢卷需要密封,目前常见的密封工具为内罩与台车,密封形式为内罩和台车的沙封槽垂直拔插配合,常规沙封槽的结构为外部不锈钢板密封圈,内部密封砂。实际生产过程中,因1200℃的高温导致密封圈材料强度降低以及材料热膨胀和内罩插入沙封槽的作用力,致使不锈钢板会向外变形,挤压台车上的耐材,导致台车使用寿命降低,同时,更换无法使用的不锈钢板密封圈时,需要拆除所有耐材,导致生产成本偏高。另外,常规的内罩与钢卷的间距较小,钢卷底部气流流速较快,容易产生粘带,同时也会由于内罩的变形导致无法扣入料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硅钢退火密封设备,该设备通过双层密封圈,将传统整体的密封圈变为两部分,下部分为固定密封圈,上部分为活动密封圈,当活动密封圈变形损坏时可以及时更换,不需要拆除耐材,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通过提高内罩底部直径,扩展了变形空间,延长了内罩的使用时间,同时,加大了底部的空间,有利于保护气体的流动,减少了钢卷与料盘接触面的粘带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硅钢退火密封设备,包括:
台车,所述台车的上端面设双层环形凹槽;所述双层环形凹槽内设双层密封圈;
内罩,所述内罩对应扣在所述双层环形凹槽内;
密封介质,所述密封介质位于所述双层环形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双层密封圈,包括:
固定密封圈,所述固定密封圈与台车的底板连接;
固定板,所述固定密封圈内侧设置至少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延长到耐材中;
活动密封圈,所述活动密封圈通过固定板连接到固定密封圈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密封圈为长方形不锈钢片。
优选地,所述活动密封圈与固定密封圈上的固定板点焊连接。
优选地,所述活动密封圈通过卡槽与固定密封圈上的固定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罩为下端口内径大于上端内径的梯度内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威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包头威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93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