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9487.5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8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人;吴小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源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朱斌兵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发电机 并网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的控制方法,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国家电网、风力发电机和智能电源控制盒,光伏并网逆变器与国家电网相通,智能电源控制盒与光伏并网逆变器以及国家电网相连,智能电源控制盒与风力发电机内的风力发电机控制器相连,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的控制方法,是利用智能电源控制盒供电给光伏并网逆变器,使光伏并网逆变器一直处于并网工作的激活状态,避免光伏并网逆变器频繁启动导致发电效率低,并且任何时候风力发电机发电都能随时馈入国家电网,同时智能电源控制盒和风力发电机控制器进行通信,始终以大功率追踪并输出,提升了发电效率,符合实际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世界,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支持,减少碳排放是我们人类应对环境恶化必须要做的基本任务。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越来越受到重视,太阳能发电已经非常成熟,但风力发电机除了大型风力发电系统相对成熟外,中小型风力电机特别是中小型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还比较落后,大部分还停留在离网充蓄电池的阶段。
目前,使用成熟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实现并网,对于风力发电机来说有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在没有输入电压的情况下,光伏并网逆变器自身并不能待机和启动,而是需要最小的功率才能维持正常并网状态,而风力发电机又不像光伏太阳能板,基本上只要有太阳光,就能保持一定的功率并持续输出,并且是连续的,但是风力发电机的风是极不稳定的,一阵风过去,风一停时常会没有任何输出,这时逆变器无法正常并网工作,而再次启动光伏并网逆变器有需要至少1分钟以上才能进入并网,这无形中增加了逆变器的启动次数和风能利用效率,太频繁甚至损坏逆变器内部控制继电器。
所以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实现逆变器随时都在充电并网状态,全天候一直以一个最小待机功率维持正常并网工作,任何时候风力发电机发的电都能随时馈入电网,确保风力发电机在启动后能够以最大功率运行,提升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保证光伏并网逆变器一直处于工作状态,避免光伏并网逆变器频繁启动;同时让风力发电机处在最大功率输出电力状态的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的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国家电网和风力发电机,其中,所述光伏并网逆变器与所述国家电网相通,还包括智能电源控制盒;所述智能电源控制盒与所述光伏并网逆变器以及国家电网相连,且,所述智能电源控制盒与风力发电机内的风力发电机控制器相连,该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智能电源控制盒控制光伏并网逆变器一直处于并网工作状态;
S2,智能电源控制盒检测本并网系统的电压小于120V或大于300V或处于120V~300V之间;
S3a,若确定并网系统的电压小于120V,则智能电源控制盒下达停车指令给风力发电机控制器使风力发电机进入停车模式;
或者:
S3b,若确定并网系统的电压大于300V ,则智能电源控制盒启动内部卸荷电阻,然后控制并网系统电压不大于300V;
S4b,当并网系统电压维持在300V以上连续达到5分钟时,则智能电源控制盒下达停车指令给风力发电机控制器使风力发电机进入停车模式;
或者:
S3c,若确定并网系统的电压处于120V~300V之间,则智能电源控制盒控制并网系统的电压在250V后下达指令通知风力发电机正常启动,此时风力发电机控制器控制风力发电机以不超过1200rpm的情况下保持最大功率输出;
S4c,当风力发电机控制器监测到风力发电机的功率超过1000W时,则风力发电机控制器控制风力发电机启动600rpm控制模式;
S5c,当风力发电机处于600rpm,且功率大于250W时,智能电源控制盒下达停车指令给风力发电机控制器使风力发电机进入停车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源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源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9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