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升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0344.6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尚也;久米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任天诺;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升降 | ||
座椅升降器具备:内连杆,用于变更配置于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内下臂相对于所述车辆的地板的高度位置;外连杆,用于变更配置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内下臂的外侧的外下臂相对于所述地板的高度位置;连结杆,以使所述内连杆和所述外连杆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连结所述内连杆和所述外连杆;行星齿轮机构,连接于所述连结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内下臂及所述外下臂使所述连结杆相对旋转;驱动部,驱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及动力传递杆,将所述驱动部的动力向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传递。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及所述驱动部的一方配置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外下臂的外侧。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及所述驱动部的另一方配置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内下臂的外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座椅升降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用了行星齿轮机构的座椅升降器。例如,在日本特开2019-77336号公报中公开了具备左右一对侧框架、左右一对滑动件、左右一对后部连杆、左右一对前部连杆、连接于各后部连杆的左右一对行星齿轮机构、将行星齿轮机构彼此连结的连结轴及向左侧的行星齿轮机构传递操作力的操作力传递部的座椅升降器。
行星齿轮机构具有通过接受操作力传递部的操作力而旋转的太阳齿轮、在太阳齿轮的周围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的3个行星齿轮及固定于侧框架的固定内齿轮。后部连杆具备具有与固定内齿轮的齿数不同的齿数的内齿,作为可动内齿轮发挥功能。因而,若操作力传递部被驱动,则左右一对太阳齿轮及左右的各行星齿轮旋转。由此,各后部连杆(可动内齿轮)因该后部连杆的内齿的齿数与固定内齿轮的内齿的齿数之差而相对于固定内齿轮绕着太阳齿轮的中心轴旋转。其结果,左右的侧框架相对于滑动件进行升降动作。
发明内容
在日本特开2019-77336号公报所记载的座椅升降器中,设置于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行星齿轮机构的一部分从后部连杆向外侧突出,而且在其外侧配置有操作力传递部,因此行星齿轮机构及操作力传递部的从侧框架向外侧的突出量大。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行星齿轮机构及驱动部向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突出量的座椅升降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座椅升降器具备:内连杆,用于变更配置于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内下臂相对于所述车辆的地板的高度位置;外连杆,用于变更配置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内下臂的外侧的外下臂相对于所述地板的高度位置;连结杆,以使所述内连杆和所述外连杆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连结所述内连杆和所述外连杆;行星齿轮机构,连接于所述连结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内下臂及所述外下臂使所述连结杆相对旋转;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及动力传递杆,将所述驱动部的动力向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传递,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及所述驱动部的一方配置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外下臂的外侧,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及所述驱动部的另一方配置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内下臂的外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2是座垫框架及座椅升降器的俯视图。
图3是座垫框架及座椅升降器的后视图。
图4是驱动部、行星齿轮机构及动力传递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行星齿轮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2中的VI-VI线处的剖视图。
图7是在图6中由实线VII表示的范围的放大图。
图8是图7所示的VIII-VIII线处的剖视图。
图9是图7所示的IX-IX线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参照的附图中,对同一或与其相当的构件标注有相同的编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03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感测设备以及操作气体感测设备的方法
- 下一篇:单排焊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