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造透明带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0524.4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6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范一鸣;赵姗;贾琳;霍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强参(吉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任美玲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北湖科***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造 透明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透明带,由海藻酸钠和聚鸟氨酸制备而成。本发明提供的人造透明带可以将少量精子(包括单个精子)保存在内核空腔内,有效避免了精子丢失,并且所用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对精子活性不产生影响,并且不存在伦理及DNA或外来异源性蛋白污染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辅助生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造透明带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不孕不育症是严重危害人类生殖健康的重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21世纪不孕不育症将是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疾病。WHO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不孕不育症发病率约占育龄夫妇10-15%,其中男方因素约占40-50%。男性不孕不育患者中70%是由精液异常导致的,主要表现为少精症、弱精症、少弱精症、畸精症或无精症。据统计,男性中少精症、无精症和弱精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无精症在不孕不育男性中占10%-15%,其中80%为非梗阻性无精症,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睾丸显微取精术结合卵泡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进行体外受精是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获得遗传学后代唯一的希望。
临床上ICSI治疗周期的妊娠率仅为50%,为了获得妊娠,部分患者需要重复数次ICSI治疗。由于睾丸取精术是一种有创操作,每次取精都有可能造成睾丸萎缩或睾丸功能进一步下降,进而完全丧失生精功能。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患者反复取精的痛苦及避免睾丸生精功能完全丧失,因此有必要对无精症患者诊断性穿刺获得的或ICSI治疗周期剩余的微量活动精子进行冷冻保存,以便在女方取卵日将其复苏用于ICSI治疗,这将大大提高少精症、无精症患者辅助生育治疗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活力不稳定,预防性冷冻患者的精子也非常必要,这将避免女方取卵日无精子可用而取消周期。因此微量精子冻存是提高妊娠成功率的关键技术。
少量精子冷冻保存是辅助生殖领域的难题,目前还没有比较理想的冷冻保存方法。透明带法是较好的少量精子冻存方法,透明带是包绕在卵母细胞外的一层糖蛋白,在卵子发生、卵子保护、阻止多精受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显微操作技术清除透明带内容物,然后用ICSI显微注射针将少量精子注入到空透明带内冻存精子。1997年,Walmsley等人报道诞生了第一例用空透明带冷冻睾丸精子受精成功的婴儿,5个周期中3个怀孕,并且其中的5个为双胞胎。空透明带冷冻可以明显提高精子冷冻复苏回收率,维持精子的运动性、染色质和DNA完整性,研究显示透明带冷冻精子冻融回收率为88.3%,ICSI活动精子的受精率达到60%,说明空透明带冷冻对精子的损伤较低,可以为少量或单个精子的冷冻提供很好的保护。2005年,黄荷凤、徐晨明以胞浆抽空的透明带为冷冻保存载体冻存精子,首先将活检的睾丸精子装入封闭的透明带内,然后进行精子冷冻保护剂的添加和洗脱,冻存与复苏过程中精子封闭保存于透明带内,避免了精子的丢失,其精子回收率高达70%,远高于常规冻存法。尽管透明带冷冻的复苏回收率在70%以上,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该方法使用的是哺乳动物或人卵的透明带,材料来源困难(人卵透明带很难获得),且存在伦理争议(ICSI治疗时宿主DNA有与精子一起被注入人卵的风险),同时还存在人畜共患病毒感染的危险,所以该方法很难在辅助生殖临床上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透明带法虽然是较好的少量或单个精子冷冻保存方法,并且精子冻存操作简单、快捷,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伦理及无法避免DNA或外来异源性蛋白污染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人造透明带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人造透明带生物相容性良好,对精子活性不产生影响,并且不存在伦理及DNA或外来异源性蛋白污染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透明带,由海藻酸钠和聚鸟氨酸制备而成。
优选的,所述人造透明带为具有中空结构的外壳,所述外壳为海藻酸钠和聚鸟氨酸聚电解质复合膜;
所述人造透明带的尺寸为80~200μm,优选100~150μm;所述人造透明带的膜厚度为5~50μm,优选10~3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强参(吉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强参(吉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05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