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床精加工切屑回收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1279.9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1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潮;吴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德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2 | 代理人: | 娄嘉宁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床 精加工 切屑 回收 机构 | ||
一种机床精加工切屑回收机构,包括固定箱、滑动机构,所述固定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动箱,所述固定箱的侧壁设置有相对的固定板,固定板两端设有滑轨,滑轨侧边设有齿条,滑轨通过支架与动箱连接,支架与固定架连接,固定架中间套设滑轨电机,滑轨电机上下两端设有齿轮,固定箱的侧壁开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之间设置有可沿着导轨滑动的盖板,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本体、芯轴、行动齿轮和驱动电机,该回收机构能够减少微细切削进入机床导轨、丝杆等部件机会,降低切屑对机床伤害的机率,漏液孔方便切屑液快速排出,缩短切屑与切屑液接触时间,减少二次污染,动箱在不需要使用时能够收纳起来,节省占地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的机床清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床精加工切屑回收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生产中,机床产生的切屑一般都是通过排屑器由机床的一端收集到接料箱中,无排屑器的机床产生的切屑由人工清扫收集到接料箱中,接料箱中的切屑再统一收集到中转箱中,或统一用某种类型容器收集存储,如磁性刮板式排屑器、磁性螺旋式排屑装置、磁性分离器等设备,市场上使用的切屑脱油机、切屑粉碎机和切屑压块机等设备,也是对收集的切屑进行二次处理,针对细小切屑和混合在切屑液中的切屑没有第一时间进行收集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床精加工切屑回收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固定箱、滑动机构、盖板、动箱、翻转板、固定板和收集框,所述固定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可相对于固定箱移动的动箱,所述固定箱的侧壁设置有相对的固定板,,固定板两端设有两排凵形的滑轨,滑轨侧边设有齿条,滑轨通过支架与动箱连接,支架与固定架连接,固定架中间套设滑轨电机,滑轨电机上下两端设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匹配,固定箱的侧壁开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之间设置有可沿着导轨滑动的盖板,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本体、电动推杆、第一扩展板、第二扩展板、芯轴、行动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滑块本体的侧壁设置有行动齿轮,所述行动齿轮的轴心处连接有芯轴,所述滑块本体的侧壁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行动齿轮的轴心同轴心且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本体相对的侧壁均铰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扩展板和第二扩展板,所述固定箱的底部开设有排料槽,且该排料槽中铰接有翻转板,所述固定箱的底端位于翻转板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框。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和动箱的底部均设置有磁板和与所述行动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所述磁板的外壁包覆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上开设有漏水孔,所述磁板为电磁板,所述滑动机构移动时,磁板消磁。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侧壁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孔与固定箱的侧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盖板靠近固定箱的两侧壁设置有与导轨适配的导轮,所述盖板靠近滑动机构的侧壁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滑块本体的侧壁设置有卡槽同一水平高度的挡板,所述挡板尺寸与卡槽的尺寸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扩展板和第二扩展板上设置有支架,所述电动推杆与支架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磁板及时吸收过滤切屑液中的切屑,配合电动推杆控制第一伸展板和第二伸展板展开,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动箱内切屑进行收集,采用两个滑块本体分别从固定箱两侧往中间运动,将固定箱内切屑收集并压缩成规则形状,减少微细切削进入机床导轨、丝杆等部件机会,降低切屑对机床伤害的机率,漏液孔方便切屑液快速排出,缩短切屑与切屑液接触时间,减少二次污染,由于动箱可沿着固定箱外壁移动,使得动箱在不需要使用时收纳起来,节省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12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模组
- 下一篇:一种秸秆碳化有机缓控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