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3063.6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2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木阳蔵;石桥丈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5/06 | 分类号: | B60J5/06;B60K37/06;B60N2/0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蔡丽娜;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装置,该车门装置具备:第一滑动门和第二滑动门,它们被设置成能够在关闭车辆的开口部的关闭位置与打开所述开口部的打开位置之间滑移,并具有在关闭所述开口部的状态下相抵接的门框部;以及门开闭开关,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门及所述第二滑动门的各门框部中的、位于各滑动门的打开侧的内侧壁上,对各所述滑动门进行开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门装置中具有以下这样的门装置:在车辆的开口部以双开门方式支承前门(第一门)和后门(第二门),自动开闭双开门方式的门的门开闭开关被设置于车辆的驾驶席和车辆的外侧部。根据该门装置,通过从车辆的驾驶席或车辆的外部操作门开闭开关,能够自动地开闭双开门方式的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3-278447号公报)。
另外,从门开闭开关的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例如考虑将门开闭开关设置于第一门或第二门。由此,就座于各门侧的座席的乘员能够操作门开闭开关而使门开闭。
但是,在将门开闭开关设置于第一门或第二门的情况下,就座于座席的乘员的身体可能会不小心地触碰到门开闭开关,而对开关进行误操作。
作为防止设置于门的开关的误操作的装置,已知例如使气囊在开关附近展开的装置。根据该装置,例如,通过在碰撞时使气囊在开关的附近展开,能够利用展开的气囊避免乘员的身体与开关接触,能够防止开关的误操作(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9-1422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日本特开2019-142285号公报中记载的防止误操作的装置需要使气囊展开的结构。因此,误操作防止装置的构成变得复杂,这成为抑制成本的障碍。
本发明的的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装置,其能够使就座于座席的乘员容易操作开关,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开关的误操作。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车门装置具备:第一滑动门和第二滑动门,它们被设置成能够在关闭车辆的开口部的关闭位置与打开所述开口部的打开位置之间滑移,并具有在关闭所述开口部的状态下相抵接的门框部;以及门开闭开关,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门及所述第二滑动门的各门框部中的、位于各滑动门的打开侧的内侧壁上,对各所述滑动门进行开闭。
根据该结构,在第一滑动门及第二滑动门的门框部中的内侧壁上设置门开闭开关。在此,例如在第一座席和第二座席彼此面对面地设置在第一滑动门侧的位置和第二滑动门侧的位置的情况下,门框部的内侧壁朝向各座席配置。由此,通过在各内侧壁设置门开闭开关,能够朝向第一座席和第二座席配置各门开闭开关。由此,能够使得就座于第一座席或第二座席的乘员容易操作门开闭开关。
此外,通过在门框部的内侧壁设置门开闭开关,能够避免门开闭开关从门框部中的沿着门开闭方向的顶壁向车室侧突出。顶壁是门框部中最向车室侧突出的壁部。因而,通过避免使门开闭开关从顶壁向车室侧突出,能够使就座于座席的乘员的身体或手不易不小心触碰到门框部。由此,通过在门框部的内侧壁设置门开闭开关的简单结构,能够防止门开闭开关的误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也可以是,所述车门装置具备第一座席和第二座席,该第一座席和第二座席彼此面对面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门侧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滑动门侧的位置,所述门开闭开关被设置在与就座于所述第一座席和所述第二座席的乘员相对且所述乘员能够操作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第一座席和第二座席面对面地设置在第一滑动门侧的位置和第二滑动门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将各座席朝向门框部的内侧壁配置。因此,能够使内侧壁的门开闭开关与就座于第一座席和第二座席的成人(乘员)相对。进一步,通过将门开闭开关设置在成人(乘员)能够操作的位置,能够使就座于第一座席或第二座席的乘员容易操作门开闭开关。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也可以是,所述门开闭开关被设置在与所述乘员的头部对应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30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