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电风机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3082.9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8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汤旭晶;何泽华;黄芊岚;吕欣;张家弼;高一博;郭炅;柳言;翟霖;王子昱;张根健;张若浩;韩梦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9/1863;F24H9/20;F24H15/219;F24H15/37;H02J7/14;H02K7/18;F03D9/11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汪玮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风机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热电风机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风机、发电机、蓄电池、电磁离合器、磁涡流制热器和控制单元,风机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通过电磁离合器与磁涡流制热器连接,发电机与蓄电池通过变压器连接,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和开关模块,处理器与开关模块相连,通过开关模块控制电磁离合器的离合状态,本发明将风能转换成机械能用于发电机发电或电磁涡流磁涡流制热器进行制热,提高机械能转化效率,减少能耗,促进了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电风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能源行业一直呈现增长态势。如今,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走入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在此背景下,寻找新能源,减少目前能源消耗,提高产能效率成为能源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智慧产热也因此成为能源行业转型重点。
目前,我国能源行业的产能环节基本仍处于烧煤烧炭供热供电的高消耗阶段,存在能源转化效率低下,不够低碳环保等问题。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建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求,目前正广泛寻找新的能源,风能源的开发存储利用也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热电风机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在发电和制热之间切换,提高能源转化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电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发电机、蓄电池、电磁离合器、磁涡流制热器和控制单元,所述风机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通过所述电磁离合器与所述磁涡流制热器连接,发电机与所述蓄电池通过变压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开关模块,所述处理器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相连,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相连,通过开关模块控制电磁离合器的离合状态,温度传感器测量磁涡流制热器的出水温度,电压传感器测量蓄电池的电压。
按上述方案,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分别安设于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发电机及电磁离合器的连接电路中。
按上述方案,所述磁涡流制热器包括转轴、定子内壳、定子外壳、永磁体贴片和前、后端盖,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定子内壳中心,所述永磁体贴片安设于转轴的外周面,所述前、后端盖通过连接件固定于定子内壳的前后两端,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前、后端盖相连,转轴前端头穿过前端盖的中心通孔,后端盖的中心通孔通过闷盖密封,所述定子外壳外套于定子内壳,形成定子水槽,定子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水箱相连,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生活用水管道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定子内壳的外周面上均匀间隔设有多块隔水板,隔水板上设有通水口,相邻两块隔水板的通水口相隔180°设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进水管上依次设有电磁阀、减压阀、储液罐和水泵。
按上述方案,所述转轴外周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永磁体贴片安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永磁体贴片与定子内壳间留有1mm的缝隙。
按上述方案,所述通水口的宽度为相邻两块隔水板间距的两倍。
按上述方案,所述定子内壳和定子外壳的连接处倒角处理,通过焊接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前端盖与轴承的端面之间设有波形弹簧。
一种热电风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风机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检测磁涡流制热器的出水温度,若水温达到指定温度范围,再检测蓄电池的电压是否达到指定电压范围,若电压没有达到指定范围,则处理器将发电机和蓄电池间的第一开关闭合,即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电磁离合器与电池间的第二开关断开,即离合分离,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30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